2)第七十一章 买办阶级_异世界开发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些买办们也尝到了甜头,没有工业化概念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这样带着大量的华夏商品涌入到坎伯尔是在慢慢的摧毁坎伯尔的手工业工场,摧毁坎伯尔的“工业化”进程。

  但是这样的行为赚取的利润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买办们根本就舍不得放手。

  若是一名初入此行的买办手中有价值10000软币的资产,他或许会拿出500软币雇上一队工人,组建一个贸易商队。

  再拿出8000软,根据时价可能在坎伯尔买到1000袋大平原西部诸国特产的水果。

  然后再拿剩余的1000软去租一艘前往华夏的货船,其中剩余的500软作为备用金。

  抵达华夏后,他们便可以将这1000袋水果卖出去,赚到15000多软,甚至更多的软币。

  其利润,就高达了50%。

  拿着15000的软币,从华夏购买14000多软的商品。

  再从中心海西北,返回坎伯尔国内。

  将这些14000多软的商品反手一卖,便能获得至少50000软的收入。

  这样丰厚的利润,根本就不是原来开小工场能比的上的。

  虽然华夏商品只允许在斯尼威、亚那热、兰米三座海港登陆,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陆地上的商人们他们会雇佣马车,或用自己的车队将港口的这些货物买下来,装上车,然后发往坎伯尔境内的每一座城市。

  虽然没有做二道贩子,但是作为三道贩子的他们同样赚取了相当丰厚的利润。

  坎伯尔商业共和国本来商业氛围就十分浓厚,共和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也是阿哈利姆大陆原住民中屈指可数的。

  四通八达的道路,哪怕是坎伯尔东部有西部山脉所阻隔,但是那盘山的道路也跨越了山脉,抵达了大平原西部。

  陆地上的商人们便拉着这些华夏人的商品,从坎伯尔一路,卖到了大平原西部的诸国,甚至更远的地方。

  商人们自然是听到了大笔大笔金币交易的声音,“哗啦啦啦”的,悦耳得很。

  那铜根本就不臭,反而香得很。

  不管是海上的买办,还是陆地上的买办,在这3年的时间中,坎伯尔国内都隐隐兴起了一个新的阶级,买办阶级。

  他们不同于本土的中小工场的中小资本家,也不同于大工场的大资本家,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工坊或者工厂。

  他们只需要一个仓库,一个中转站,一艘船,或是一队马车,那就足够了。

  他们不创造价值,他们只是赚取差价。

  也正是因为这些买办阶级的兴起,导致坎伯尔国内爆发了新一轮的阶级矛盾,本土工场资本家对买办资本家的矛盾。

  当然作为其他阶级的资本家,暂时没有加入到这场工场资本家和买办资本家的博弈之中。

  买办阶级是一个新兴的阶级,虽然生长势头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