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三十五章 突袭(一)_女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三十五章突袭(一)

  武成伯顾缉人称军中战神,其在军中的影响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大夏的军队与现代军队不同。忠君爱国只是一句口号。士兵的粮饷、升迁、作战时安排的位置、生命安全的保障、以及灰‘色’收入,全都掌握在他的上级指挥将军手中。

  故而一般说来古时的君主都很忌讳带兵的将军。因为他带出来的兵基本上只听他的号令。这就是所谓的“跟着我、有‘肉’吃”。但是,这些带兵将军给下属中层将士和士兵吃的‘肉’是哪里来的?是靠帝国的资源才获得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谁?是皇帝。所以皇帝对于自己‘花’钱养的军队听别人的话这一情形,脑子正常的都会心头有疙瘩。更别说这军队还有十足的战斗力,只要刀刃方向一转,他的帝位很容易就被搞下马了。

  所以,只要不是自己能带兵打仗的皇帝。基本上对武将都很忌讳。打压他们比文官要狠多了。而出于“两权相害取其轻”的道理,基本上太平年月的帝王们情愿使用那些能力不是很强的武官,也不愿提拔个人魅力极强的骁勇将军。而即使是这样,对于武官集团,也是要时不时打压打压的。

  于是乎,太平年月时间一久。帝国上下就会不自觉的兴起重文轻武的民风。‘武夫不如文人士子’这一观点渐渐洗涤了百姓的大脑。然后,整个民族的战斗力会在几百年漫长的岁月中整体下降。

  叶明净对此的看法是:一群没出息的男人

  既然握不住锋利的兵器,就该加倍锻炼自身,强大了自己后再去掌握锋利的好刀。而不是将兵刃回炉重炼成他能掌握住的锋利度。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虽然可以换得一时间的太平,然造成的危害‘性’却是整个民族战斗力的衰退。落后就要挨打,再严重的则会灭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老民族实在是太多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勇于超越自我的民族才能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注定了她无法和内阁在军事问题上达成一致。叶明净只能孤军奋战。

  很多时候,她都会不自觉的想起李若棠。‘乱’世之中人们对思想的苛求比之太平年月要宽容的多。即便如此,想来在罗耀离世之后,李若棠也是很孤独的吧。

  李若棠前世大约是个理科生,她的笔记中很少提到自己的感情问题。记录文笔如同流水账。在提及罗耀时,只反反复复的说一句话“他明白我的想法”。

  何其幸运。叶明净合上笔记,叹息着看向窗外掉光了叶子的古树。时隔五百多年的时光,景‘色’依旧,物是人非。

  冯立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送上最新的西域情报。

  叶明净翻看了两眼。科技不发达,即使再快马传送,她拿到手里的,也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