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大明读者》_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远的看着报社门前有个熟人。

  “咦?这不是奈良一兵卫么,怎么有时间来我报社啦?”

  “秦渊阁下!卑职是来送稿件的!”

  “哦?让我看看。”

  “嗨!”

  奈良一兵卫恭敬的将稿件呈送给秦渊。

  稿件名为《菊与刀》,序言阐述了奈良一兵卫的小小见解。

  众所周知,武士道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在岛国小国寡民、诸侯遍地的背景下,是武士阶级逐渐固化的产物。

  扭曲、矛盾是他们的代名词。

  而在奈良一兵卫的笔下,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刻剖析了武士道最深层的根。

  那就是,这群人说到底,就是拥有地位、极度忠诚的士兵。

  只是不知道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将现实的物质化的,上升到精神层面。

  奈良一兵卫在书中,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普通的士兵,并且追求真正荣耀,而非虚荣的故事。

  当然了,出于对倭王和幕府的痛恨,奈良一兵卫在书中,可没给他们什么好形象。

  第一卷,从徐福渡海开始,到万历援朝结束,最后视角又回到澳洲战场上的武士团身上。

  秦渊只是粗略看一眼,就清楚了这本书的价值。

  如果《菊与刀》传到东瀛,不仅可以瓦解武士阶级的精神世界,甚至会威胁到东瀛皇室和幕府的正统性。

  有时候,一篇文章就是一把刀。

  在文化的战场上,不见血的厮杀更令人恐惧。

  如果一个民族,从语言文化到历史全被摧毁了,那他们面临的就是“现代原始人”的头衔,永远抬不起头来。

  “这书,可以上!”

  秦渊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奈良一兵卫,转头带着稿件进了报社。

  现在的报社忙碌的很,职员不断审核稿件并打分,最终高分的作品会被录用。

  而报社的深处,隐隐传来轰鸣声,那是两台柴油发电机,为印刷设备供电。

  秦渊掀开门帘,就见到几个人对着一个泛黄变黑的头盖骨讨论。

  其中一人正在“咔咔”拍照。

  “这是什么玩意儿?”

  秦渊眉头一挑,指着头盖骨好奇问道。

  严白神色一肃,说:“此乃殷商人头盖骨!在库页岛被发现,是我从一伙儿葡萄牙人手中买回来的。

  同时被发现的,还有一些龟甲片,一个小铜鼎。”

  严白带着秦渊进了储物室,这里储存了大量照片胶卷,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

  严白从一个货架上取了个箱子,里面全都是大大小小的甲片,还有一个泛着铜绿的小鼎。

  “令我奇怪的是,殷商人为什么会跑到一个小岛上。

  直到我看了眼世界地图……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群殷商人过库页岛,穿越白令海峡,抵达了北美!”

  严白兴奋的说着,又翻出几张照片,照片上是几个印第安人,他们在美利坚船队上做苦力,被礼部的人拍下了照片。

  如果这是真的,那可以说是重大历史发现了。

  可是严白说着说着,声音小了下来。

  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怎么想都有很大的漏洞。

  以当时的航海条件,再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想要繁育出遍布北美的印第安人部落,实在太困难了。

  而且,最为重要的文化竟然没有保存下来。

  想要找到铁证,何其困难。

  但是秦渊却不这么想。

  朱再明每天都将“自古以来”挂在嘴边。

  作为臣子,秦渊觉得为陛下分忧是本分。

  哪怕是假的,秦渊也得说成真的。

  因为一旦“自古以来”成功发动,那北美可就是大明不可分割的领土了。

  虽然大明还没打上本土,但是先把“正统”握在手中准没错。

  “这样吧,你继续研究这些头盖骨,把这几张照片给我,我有用处!”

  秦渊也不管对着世界地图冥思苦想的严白,直接拿了几张照片走了。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