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 第278节_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背上行囊,和刘建业一块回了京城。

  知青们回城的手续,都是张文远给办的。张文远在每个回城知青的准迁证上盖了章以后,最后终于也给自己的准迁证上盖了红红的大戳,把建设农场的艰苦任务,留给了其他人。

  第314章

  咱俩一起打光棍

  张文远回到申城以后,特意到仁慈医院去看望何院长、邵默,还有高智源、马小璇一家。

  农场的知青,大多来自三个地方,省城,京城,还有申城,所以回到申城的知青不少,足有几十个之多。

  知青们为农场奉献了最好的青春年华,回城之后,他们之间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特殊的友谊,偶尔会碰面聚会,回忆当年在农场的艰苦岁月。

  然而,回城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回城知青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大同小异,不外乎工作与住房,以及其他因为工作和住房带来的困难。

  张文远回城之后不到半年,突然有一天,他又到医院来找高智源和马小璇,告诉他们,他已经决定离开申城,再回新盛农场。

  这个决定让高智源夫妇有些吃惊。

  原来,张文远不但遇到了住房和工作问题,还遇到了感情上的打击。

  张文远在农场时就悄悄谈了个对象,也是来自申城的知青,名叫王秋燕。

  就是曾经跟黎梦梦在宿舍打架,互相扯头发的那个人。

  两人在农场时,张文远是农场的干部,地位很高,王秋燕只是个普通农工,平时还要巴结张文远,对张文远非常好,可以说低眉顺眼、言听计从。

  可是,回到申城后,两人的情况就对调了。

  王秋燕顶了母亲在国营工厂的职,成为一名高高在上的国营大厂的工人。

  而张文远的工作没那么顺利,回城后,一直在家当待业青年。

  后来,张文远的母亲实在没办法,只好把自己在街道办一家小工厂的工作给了儿子,自己提前退休在家。

  张文远无可奈何,只好去了这家作坊式的小厂子糊纸盒,每月只领二十块钱工资。

  二十块钱工资,若在农场还能过的下去。

  但在申城这样的大城市,吃饭都成问题。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因为自己的工作,他的地位一下子比女朋友低了很多。

  一个是国营大厂的正式工,一个是街道办小作坊的工人,这等级一下子就有了高下之分。

  从前王秋燕要捧着张文远,如今张文远落魄,王秋燕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变得爱理不睬。

  张文远去王家时,王家人对他的态度冷冰冰的,言谈之中很看不起他这个街道办的工人。

  这让张文远心里堵着一口气。

  后来张文远的母亲眼看儿子要三十岁了,提出想让他们结婚。

  结果,王家人落井下石,趾高气昂地提出,要结婚可以,必须有单独的住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