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5章 证据确凿?_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5章证据确凿?

  一时间,武将这边又站出来好几个,李绩、尉迟恭、秦琼等人一起赞同。

  一方面是为了给杨帆站站台,另一方面也是给这些监察御史们添添堵。

  当然,这里面也难免牵连到文武之争。

  虽说天下尚未完全太平,但这两年战火已经逐渐减少。

  整个帝国已经趋于稳定,进入了大建设时期。

  如此一来,文官的重要性便渐渐凸显出来。

  毕竟,在帝国没有受到外界侵害的情况下,在战场上厮杀和冲锋陷阵并不是百姓所急迫的。

  因为百姓最需要的是能够改善他们生活的官员,而不是那些只会厮杀的将军。

  如此一来,眼看武将勋贵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朝堂上文武之间的矛盾自然是越来越不可调和。

  如今难得有打击文官的机会,武将又怎会放过?

  另外,杨帆虽然现在属于文官的系列。

  可大家都把杨帆当成了未来军中的接班人。

  再者,杨帆也是军中出身,所作所为又特别对这些武将的胃口。

  自然而然的,军方便把杨帆归纳到武将勋贵这个集团里。

  更主要的是,杨帆与几个军方大佬那可是莫逆之交。

  不说李绩、程咬金、秦琼之流,就是军神李靖更算是杨帆的半个老师。

  如此的关系,几位军方大佬自然站台杨帆这边。

  眼见李二就想采纳武官这边的意见,王吉峰有些着急了,眼神不停往孙无忌这边瞟。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的站在首位,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自然看到了王吉峰的示意。

  沉吟片刻,长孙无忌微微点头后站出班列。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风闻奏事乃是御史的责任,既然这么多监察御史弹劾杨帆,岂能置之不理?”

  “若是真如侍中大人与卢国公所说,每一次监察御史的风闻奏事都要证据确凿,那么风闻奏事的意义又何在?”

  “假如有证据,那还不如直接让大理寺或者刑部受理即可,何必要进行弹劾?”

  “因此,让杨帆返回京城接受审查还是很有必要的,还请陛下三思!”

  “微臣附议!”

  “请陛下三思!”

  文官里马上站出一大片,齐齐附和长孙无忌,可以看出长孙无忌的号召力。

  当然,也有一部分大臣出言让皇帝三思而后行。

  就在这时,王吉峰出班奏道:“陛下,微臣弹劾江南到大都道杨帆私藏逆贼,去年杨帆与吴王殿下被行刺,根据刑部调查得知,行事之人乃是扶桑人毛利安奴。”

  “当时杨帆抓到了扶桑人首领,但并没有根据大唐律处置刺客,反而把毛利安奴放回了扶桑国。”

  “虽然幕后主使清河崔氏已被法办,但杨帆却放走了刺杀皇室人员的刺客,还借出海之名资助其武器。”

  “由此可知,杨帆此举乃是通敌卖国,其心可诛,如今调查结果已经出来,恳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