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四章 安国全军之道_聊斋之问道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试毕竟不比乡试,为了不落人口实,他还是没敢跟易安有过多的交涉,只是将棉被分发给了对方,说了一句鼓励的话,便直接离开了。

  对于易安,他还是比较看好的,不骄不躁,而且学问还不浅,只要不出意外,将来在朝堂之上,势必会有着对方的一席之地。

  甚至还能够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总而言之,跟对方结一个善缘,乃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易安见状,先是一怔,过了一会,他才有些明悟了对方此举的用意,刘锡潜应该是为了避嫌,如果被一些有心人利用,虽然不至于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但这种事情终究还是有些不好听。

  不过话说回来,按理说刘锡潜的身份,还不足以担任会试的副考官,毕竟对方在乡试之时,也只是副考官而已,难道对方有着什么非同一般的背景身份?

  易安忍不住这样想到,不过,他也只是随便一想,这件事情对他来说,终究只是无关紧要的。

  其实,这倒是易安想错了,刘锡潜本来确实是没有机会担任会试副考官的,一般会试的副考官,都是从主持了各地乡试的主考官之中挑选的,不过,万松龄因为有事无从脱身,他也不愿把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拱手让人,于是再三考虑之下,还是将这次担任副考官的机会,给了自己手下的人。

  反正副考官向来都是陪衬一样的存在,究竟是谁来担任,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有着万松龄的举荐,刘锡潜倒也顺利的当上了这次会试的副考官,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了,更能够为他的履历之上,重重的添上一笔。

  这对于他将来的升迁,都是有所帮助的。

  在官场之上升迁,能力只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这资历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等到了吉时,便有差役宣布开考。

  “开题……”

  “开题……”

  因为考生的数量实在众多,贡院最起码有着数千间的考棚,数名差役,高举着记有考题的牌子,分别向各个考场走去,直到半炷香之后,他们才总算将开考的消息,传递到每一位考生的耳中。

  易安看着那牌子之上写着:“安国全军之道!”

  不同于寻常的经义文章,这是一道策问题,虽然题目看似跟经义无关,但却需要从经义的角度去解析这道题目。

  总而言之,这道题目的难度,还是很大的,乡试之时的题目与之相比,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而且这道题目还不能由着性子回答,一旦涉及政务,那如果写了不该写的答案,那到时候可就不只是落榜这么简单了,一个不慎,这就是被革除功名,永不录用的大罪,如果再严重一些,甚至还有丢掉性命的风险。

  出现这般策问的题,还是让易安多少有些意外的,一般的考官,还是比较喜欢出一些围绕经义的题目。

  毕竟,这样的题目,就算再怎么的刁钻,或是再怎么的截取,都还算是有迹可循。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