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3章 路易斯的盛装被嘲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更快、更强,这就是要搞运动会的意义。

  这自然得是一系列的工程,群牧监的好处来了。而大明庞大的市场,则是让蒙元牧民认为替大明放牧比替汗庭放牧要好得多的重要一环。

  如今这个时代自然造不出什么奶粉,但群牧监既然是个企业,就像通驿局一样到处都有站点,养些奶牛供应周边不过分吧?养些牛、羊、猪吃肉不过分吧

  牛羊马的种源多了,散布到整个大明腹地集中饲养的话,金坷垃还能跟在群牧监身旁,眼巴巴地盯着这些牲畜产出的粪,把肥业也做好。

  所以,那不仅仅是一个“玩乐”的点子。

  那只是最引人注目的噱头,搭配的其实是整个“强民体”的工程。

  运动会是一个新活,礼交部的另外一个新活,则是新设曲艺司。

  这不免让人想到两京都存在的教坊司,还有遍布大明各个繁华城镇的青楼、勾栏。

  老实说,这东西就不可能禁绝。

  朱厚熜也没想着在这个时代就去解决这些问题,但出于文化输出的目的,为优秀的文艺人才、不分男女,都创设一个新的出路,这件事很重要。

  这曲艺司,在北京是“国家队”。乐工、舞女、歌者、伶人……朝廷的重要大典,他们专为此服务。

  在地方,则有一点“公司”性质。按计划,各省城、府城,将来也要规划好这样的区域,戏院、茶楼、酒肆、商店,当然也免不了青楼、勾栏。

  地方的曲艺队,那是养着创收的。会发展成什么样,朱厚熜其实也大概能想象,最后虽然会有管理,但终归还是成为更有水平和档次一点的宴请、商议大事的场合。

  可没关系,聚起更有水平的文艺人才,从富一点的官商手里掏出来更多钱,再以税收的方式汇到财政里分配,何乐而不为?

  最主要的是,在曲艺司这个体系里,礼交部将正儿八经先把作家、画家、书法家、音乐家……这样的优秀人物渐渐聚集起来。

  与之搭配的,是刊刻司对于文艺作品出版印刷这一块的放松,是国家队、地方曲艺队、民间团体随着将来的商队到周边藩国进行演出的机会。

  路易斯这一路上都在礼部官员的陪同下,学习一点中国话,也见到了地方议论这些大异以往的新东西的话语。

  在他看来,这都是贵族才有能力享受的东西。

  而大明已经准备让所有国民都有机会享受这些了吗?大明的富裕究竟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大明当然没有富裕到这种程度,如今的杨慎对此简直是三天两头嘟哝。

  他也只是嘟哝,毕竟皇帝说得很清楚:除去中小学里多出来的开支,其他不都是让富人把钱花出来?况且,边市大开,让域外藩国的权贵、百姓都向往大明,来不了大明,也会想方设法买点来自大明的好货。边市税收,那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