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章 朝廷扫把星之威(求首订)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消息传出,有心人都懂了:这次杨廷和是真心想退,不再沾染将来可能的新法是非。

  但他又很清楚:铅山费氏一定会接过他的理念,拉住君王将来可能伸向士族的刀。

  如此看来,当时费懋中被评为第一呈到皇帝面前,还真不一定只是为了给费宏穿小鞋。

  个中筹算,其他人也只能再私下议论着了。

  眼下京中朝堂的热门话题简直多得议不完。

  于谦谥号还没定,议!

  钱宁、江彬等人定案了,下月磔死于市。其余案犯,斩首弃市等不论,议!

  陛下似有变法之意,议!

  费宏、杨一清、王守仁等将抵京,梁储致仕、袁宗皋自断入阁之念、王琼等戴罪任原职、杨廷和请辞,议!

  瓜太多了,一时有点撑着众人的感觉。

  他们还不知道,现在又有一个新瓜先抵达通政司,然后到了内阁。

  这里现在只剩下三个人。

  “阁老,这道奏疏,如何拟票?”毛纪神情复杂地看着杨廷和,“请谥于谦忠武,并修《大明忠佞鉴》以彰忠名、以传奸迹、以咨帝鉴,这……”

  蒋冕表情平静。

  上疏的是严嵩,那个当日第三个站出来的“于谦忠粉”。

  这段时间不是没有人上疏说这件事,人人也都有理有据,但严嵩这封不一样。

  首先是严嵩的身份:作为杨廷和的门生,他这是公开反对了“文忠”这个建议,没有选择附和支持他的“恩师”。

  其次是时机:杨廷和刚刚公开批评过严嵩心术不正不堪担任日讲起居注官,皇帝刚刚在杨廷和手上吃了个闷亏。

  然后是形式:著书立传,配合着宣传于谦这样的忠臣,同时又总结奸佞的发迹史,让刚刚想要明察下情的皇帝以后有一本专门的日讲教材辨别臣下忠奸。

  最后是依据:以于谦之能文能武、功盖于世,只有忠武这个通谥足以彰显其丰功伟绩,激励天下臣子。

  能在这个时刻反对吗?

  杨廷和平静地摇头:“吾已有去意,如何拟票,敬之、维之,你们拿主意吧。”

  还沾这些是非做什么呢?该劝的都劝过了。

  自己选的皇帝,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谁看不出来这是皇帝的意思?

  至于追谥为忠武会不会太过了,自然会再度惹人议论纷纷。由此之后衍生的可能,杨廷和也已经有一二猜测。

  他杨廷和再操心又有什么用?少年人,终归是需要经历一些挫折才懂得的,何必每次都要由他杨廷和来做这个恶人?

  就跟他无法轻易教会儿子很多东西一样。

  毛纪看着蒋冕,眼神没什么特别地问:“敬之,你怎么看?”

  蒋冕淡淡地说道:“既是请谥,拟票发往礼部再议即可。”

  程序上一点问题都没有,最终呈到皇帝面前裁定的方案,必定是礼部呈奏的。

  “这道疏又有请修《大明忠佞鉴》一事,史笔如铁盖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