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你管这叫罢官?(三更到,新年妙)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羽毛,也算是一大壮举,值得大书特书。

  提到了江西清理积欠,自然就要说说苏松常镇的四府税制改革,尤其是火耗归公。

  这是个巨得罪人的差事。

  当初提出来,徐景昌福至心灵,甩给了四位内阁学士……杨荣等人简直感谢徐景昌的八辈祖宗!

  他们到了地方上,才算真正明白,什么是刀光剑影,哪叫出生入死!

  身在朝堂,哪怕是徐景昌,想要坑人,也要找个恰当的名目,可是到了地方,那却不一样了。

  杨荣第一次见苏州的官吏,人家就弄了个昆山的戏班子,还聘请了扬州最有名的歌女,身价高达五万两,来亲自给杨荣献唱。

  要知道这可是明初,不是白银大量流入的后世,寻常交易,是禁止用白银的,一个妓女却敢用白银标价,摆明了就是个达官显贵准备的。

  杨荣也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动心了。

  什么江山朝廷,什么辅国治民……哪里比得上跟这么一个可人儿说说话,谈谈心。

  有个小曲是怎么唱的……面对面的坐着,我还想你。

  没错,就是那种感觉,明明四目相对,互相看着,可是心里头还是装满了小佳人。

  杨荣几乎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勉强抵御住了诱惑。

  而且他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大明赋税最重的一个府……没有之一,大明朝廷极端防备苏州。

  通常苏州人是没法进入户部的,而且派往苏州的官吏,也多是和当地没什么瓜葛,为的就是顺利征税。

  杨荣就利用了这点,他先是和朱高煦合作,推行借贷,赢得一部分百姓的支持。

  随后就公布可以用宝钞抵偿田赋。

  虽说他没有直说废除火耗,但既然准许用宝钞,要是收火耗太过分,大可以把粮食换成宝钞,交给朝廷。

  这样一来,苏州当地的官吏收入锐减。

  最重要的财源没了,消息公布的第二天,苏州府衙,一个人都没有。

  官吏悉数请假,只留下杨荣一个人。

  虽说大明朝不缺当官的,但杨荣只是个内阁学士兼任苏州知府,他没法调动这么多人填补缺口。

  被逼无奈,杨荣只能宣布,给苏州官吏也增加津贴,大约相当于俸禄的三成。

  这下子才有人回到府衙做事。

  杨荣也学聪明了,他果断提拔了几个听话的小吏,授予权柄。

  又惩办了几个刺头儿。

  恩威并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算勉强把国策推了下去。

  苏州的问题解决了,松江、常州、镇江,也都迎刃而解。

  这几位内阁学士本事能力过硬,又都顶着圣旨来的,还是南直隶,天子脚下,尽管阻力重重,但也都算有个不错的结果。

  “回陛下的话,苏松常镇四府累计发出宝钞贷三千万贯,仅仅是利息税一项,就有九十万贯……这还只是小头儿,宝钞推行,商贾往来方便,增加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