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改革后续_镇武天下:开局召唤宇文成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千六百位。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对劲,但事实上这就是国子监的真实情况。

  学子少是因为考入国子监不容易,教授多是因为这些教授都是儒士。

  教授并不是指大学教授,而是指官学中的教职人员,分为博士、助教、直讲等。

  根据教授的科目不一样品级也不完全一样,比如国子学的博士是正五品上,太学博士是正六品上,律学博士是从八品下,书学和算学博士都是从九品下。

  事实上,在大璃内,教授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从国子监开始,一直道各地府学,县学,教授多达十余万,这些人才是大璃儒家的中坚力量。

  不过其中大部分人都只是挂个职,并没有教学任务。

  也就是说大部分教授都是只拿俸禄不干活的。

  这也是为何国子监会有四千多位教授的原因。

  对此,秦威倒是没有感到不满,但是这么多人不干活,让他觉得有些浪费。

  秦威想了想,说道:“税赋改革已经开始,等税赋改革结束,朕打算进行科举和官学改革!”

  “陛下打算如何改革?”旁边的言珍忍不住问道。

  他现在有些害怕秦威这个皇帝陛下,不是说秦威多厉害,而是秦威能搞事情啊。

  这才登基多久,就要搞税赋改革,这事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秦威笑道:“官学改革,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官学下乡,简单来说,就是在每个乡里都设立官学,即为乡学,乡学不教儒家经义,只是启蒙,以读书识字和算学基础为主。”

  “第二步,县学府学改革,以儒家经义为基础,增设医学,算学,天文,地理等等学科。”

  “第三步,官吏选拔和科举改革,以后官阶增加至从十二品,各地府衙,县衙文书、差役皆设品阶。”

  “官吏选拔皆以科举考试为准,各地州、府、县皆可进行科举考核,考核内容以具体职位为主。”

  秦威的想法有很多,所谓的官学改革就是扫盲,不过现在说扫盲还有些早,就算是乡学遍布大璃,也很难做到百分百扫盲。

  他的想法是十年内让大璃所有百姓的识字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三十年内达到百分之八十。

  至于义务教育,暂时就不要想了,到时候看情况再说,毕竟义务教育花费太多,不只是需要朝堂有钱才行,还要百姓手中有钱才行。

  百姓若是连笔墨纸砚都买不起,何谈义务教育?

  而科举改革则是秦威参照前世公务员考试制度建立的,并且将小吏也纳入了范围之内。

  小吏才是朝廷的基础,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一个县衙,知县是最大的官,但是真正办事的却是那些小吏和衙役,他们与百姓直接接触,他们在百姓面前就代表着朝廷。

  想要治世,吏胥之疾必须除掉。

  秦威的科举考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