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端倪_我在北宋请笔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都是工笔描摹,主题也都是以花鸟鱼虫为主,显得典雅精细。

  林年一次捧过四个茶盅,上面分别描摹了荷、荇、凫、鹭四种纹饰。

  他翻转着茶盅观察了半天,却还是看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正当林年毫无头绪的时候,膳房内的一样物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张桌案。

  上面盖了一个灰色的纱帐,帐上还有一个圆柱形的凸起。

  “咦,这是何物?”林年觉得有些奇怪。

  林年一边走过去,一边将帐子拿开,挂在太妃凳上。

  帐子下盖着的,原来是一张楸枰,其东西两侧下的木屉中,放了两个圆盒子,里面分别置满了黑白两子。

  “想不打李捕头平时还有下棋的习惯。”

  林年摸着下巴呵呵一笑。

  而那先前在纱帐下凸起的圆柱形物事,则是一部卷轴。

  此时它就那么搁在楸枰上,安然不动。

  没有人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林年拿起卷轴,在手中掂量了几下,大约有个二十四两重。

  卷轴左右镶了两个圆形铜件,中间纸质糙厚,呈棕褐色,似是陈年已久。

  难不成又来系统了?

  林年带着几分好奇,将卷轴摊开。

  原来是一张古画。

  长十二寸,宽八寸。

  画中的主题是一位少妇,身处椒房之中,其正坐在木凳上一脚踏着纺车,一手拉着毛线,似是正在劳作。

  但若仔细查看,则会发现,这名少妇秀眉微蹙,脸现愁容,似是有什么烦心之事。

  至于她到底在想什么,那林年可就不得而知了。

  林年此时非常镇定,双目紧紧盯着这幅画,他不想遗漏掉任何的蛛丝马迹。

  观毕,林年将卷轴收好,纱帐盖回,带着那幅画和一只茶盅回到了卧房。

  …………

  很快,天色渐黑。

  这次林年并没有提前入睡,也没有派人在膳房作伏。

  而是命几个小厮,在床前置了三张桌子,一张放画,一张放盅。

  还有一张放在自己身前,搁置了一块石青墨砚,一根黑檀毛笔。

  林年将下人打发走后,就脱下鞋子,坐在床榻上,闭目养神。

  约莫过了一盏茶时分,更夫走过,夜交三鼓。

  林年张开眼,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卧房内的三张桌子。

  忽然,一阵阴风吹过,将桌上的几根蜡烛吹得蓝火飘摇,诡谲至极。

  林年先是浑身一个哆嗦,接着,黑色的瞳孔瞬间放大,里面映出了他眼中所看到的情形。

  从古画里面,渐渐伸出了一只女人的手,正在试图去够旁边的茶盅……

  林年冷笑一声,暗道:“果然和我所想的一样,这女鬼果然就是躲在这幅画中。”

  林年只觉得脑袋一热,感觉到一阵困倦之意,接着,笔仙录缓缓打开。

  画中的女子名叫芳婷,安阳人,十九岁时嫁给了临安的一位盐商,名叫张远,两人生了一个女儿,日子过得倒也舒坦。

  后来,她相公升了官,当上了临安城的巡盐史,便不免开始沾花惹草,处处留情,尽到些春苑、青楼做些风月之事,不免开始冷落芳氏。

  慢慢的,张远就开始渐渐堕落,受了女色蛊惑,为人行事也开始渐渐有异。

  直到后来,他便干出了一档子狗畜之事。

  …………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