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章 “厅中对”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表现表现自己才行。

  因此做了一下仔细回想的样子,就故意表现的有些城府般的笑道:“牟尼教的名字并不好听,让一般百姓一听就敬而远之,远不如明教好听啊,不知道为什么在浙江一带不以明教相称呢?”

  “嗨,别提了!教使北面的老朱家背弃宗门,欺师灭祖,有了稳固的江山后就禁绝民间教门。加上北明又是大周的敌国,所以。。。”

  张小磊冷然说道:“关于贵教,在有些话可能不太中听、还有些建议,也许同贵教的教义原则背离,不知当不当讲?”

  “但说无妨:”此时的明教吸收中国文化精髓,虽然还没有发展到十分典型的明清式邪教,但也不是什么死教条的势力。

  “明教、或曰牟尼教,最终在中华只能沦为走向消亡的邪魔外道。在任何一个统一天下的政权那里,都不会获得佛道那样的合法地位。如果是我当了皇帝、佛教或道教我都会看着很顺眼,儒家也一样。甚至外来的天方教、景教,我会有一点儿排斥,但也不会视如邪魔。他们都主张容忍社会矛盾和问题嘛。富人去天堂的路比针眼还小之类,也就是说说而已。要么,就是修来世,不问世事。可你这光明教教义,就没有考虑到那些真正主导世间的富贵权贵会是什么看法、有没有可能成为所谓追求光明的圣人。一种宗教要想发扬光大,可以承认人有罪、但不能真正拿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世人、不能鼓吹建立人间的完美世界。人间的完美世界或许可以有运气存在,但这是不可强求的。而且,除了活不下去的底层百姓,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愿意出家?麻烦太多啊,事儿也太多。食色乃性也,你在这两方面和世人过不去,风格必不高的世人就必然和你过不去。禁酒、定期斋戒寒食、定期祷告之类,这就已经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上限了。不杀生?对于真正的统治层那都难以做到。因此,这就是个义利之辨的问题,你不能让最广大、最有权势的世人认同,又谈何牟尼传教天下的理想呢?”

  张小磊当然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意见:比如,“革命必须自愿”,也就是说:你可以在教义用倒钩上吓唬背叛信仰的人,但是不能在现实组织里控制人进退自由。牛顿、爱因斯坦、还有很多知识分子在宗教方面都是一会儿信一会儿不信,要是按照过度控制人身进退、惩罚叛信者的某套。绝对会把很多中立者吓的敬而远之、而且不能淘汰教中那些信仰并不虔诚的人。一种宗教,要想立千年之基业,必须有一批虔诚真正信仰神的信徒,必须能够让那些没有太多牵挂的虔诚信徒,不会因为自己的虔诚而遭人亵渎,而不能是一群“以利聚”之辈。有了既虔诚又有钱有权的人和完善的组织,并提供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