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章 吊打与震慑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张小磊似乎想起了某电影《大清炮队》中的一幕:“打中敌舰一炮,赏银五十两!”“击沉敌舰一艘,赏银五百两!”“我们的炮打不着敌舰啊!”。。。

  上小学的时候张小磊还曾经问过给学生们闲扯近代历史的音乐老师兼少先队辅导员:“我看鸦片战争那些炮还有很多衙门经典门口的火炮同拿战时代的西方火炮外形区别不大,发射原理也区别不大,怎么能说那个时代的西方船坚炮利呢?”

  那时候的小学音乐老师当然无法解答这方面的军事历史问题,可此时的张小磊才深刻的理解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大到什么程度。客观的说:从林则徐到后来的满清不少有识之士还是有进口洋炮进行战备的意识的,就算是明末到清代时期的一些火炮型制乃至火药颗粒化等制法上相比元末明初水准的火器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张小磊虽然制造不出威尔金森镗床也忘了微积分,建立的炮队水平与19世纪末代水准火门原理滑膛炮有一定差距,可依靠着人力螺旋桨这种十九世纪初都没有的东西还有这时代的水师足够落伍的船体防护力与船体规格还是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对于二百料的大船来说,没有什么风浪影响精度的江面上,外加上火炮的炮身不是像拿战时期上吨重炮管的海军舰炮一样调节俯仰角都比较困难,面对同样逼近过来的那些如同高大楼体一般的大周水师战舰不能说是弹无虚发,也几乎是五发三中。如果不是逼近过来的船队太多,而且往往多路围击迫使张小磊亲自负责指挥率领的船队不敢逼近到太近的距离上。张小磊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战果。因为压制住对手的火力之后逼近到近处打坏风帆或者瞄准水线左右的距离力求干沉对手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张小磊所率领的五艘大船同真正意义上大航海时代海上那种风帆战列舰也相去甚远。就算是用后世营团野战炮规格的一些火炮做舰炮,也只能同时用三门炮在尾部进行开火,太多了还安排不下,不能够利用一个方向的侧舷进行三门野战炮以上的齐射。

  这样,就只能在船舱内预备上两门炮;在负责开火的火炮进行十分钟左右的急速射之后迅速用备用的火炮进行替代,两个小型炮排轮番开火的情况下维持比较像样的射速。

  如果是超越千斤以上的重炮,就算是有一些十八世纪西方风帆战列舰上配备的特殊装置,也很难达到每分钟两发左右的有准备短时间内的持续射速。可是对于钢膛青铜身,身管重量又不算特别重的船上野战炮,还不需要专门盯着海浪在最高的位置上开火,射速一下就提高了不少。

  短短半个时辰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五艘船上轮流在船尾进行开火的二十五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