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章 “茅霜”与“狗尿苔”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贯的债务利益。。。”

  张小磊提出这个数当然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大致是按照一千发全装药标准的火炮发射份额来估算,大概是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最低限度炮兵连所需要的炮弹所需火药的规模。加上现有的底子以一个连十二门炮、每炮配备一百发炮弹来算,差不多是一千二百发左右的标准。如果有这个底子,那么张小磊面对之后可能的一些危险也就心里有底了。因为这样就有了应对数万人到十万人战略集团的能力,不怕朝廷更大一些的战略谈判。如果此时的自己所在的大周是一个大一统王朝,或许会接连不断力所能及的发动围剿,像近代的某位蒋先生一样。然而在三国鼎立,并且还不是那三国鼎立局势下比较强势一方的情况下,进行一次“集团军”规模的围剿就应该是极限了。

  听到这样的话,邓泽也只能回答道:“好吧,硫磺算是江南一带不少富户人家都需要的物品,驱逐蛇虫还有治鲜疾都有用处。几百斤应该还算不上个大数。可是三千斤硝石我就完全没有把握了。。。”

  硝石确实是真正意义上的黑火药所需成分最大的一个项了,也是最大的瓶颈,盛产硫磺的日本也曾经有一段时间内受局限于此。虽然张小磊想到了一些办法在不太依赖硝矿的情况下制出质量更好的硝来,不过还是觉得能够在短时间内多多益善的得到更好那当然更好。

  当然除此以外,张小磊在整个长兴县并不花费太大力气的就筹措了不少铜钱。两宋时代刚刚过去之后不久的大周,铜钱的存量某种程度上比明后期还要更多,很容易就征借到足够十门三百斤身管左右青铜炮铸造还有大量铅弹制取的数千贯铜钱,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了备战。

  硫磺的凑集的确如邓泽所说的那样并没有花费太大功夫就筹集到了四五百斤的数额,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从周边各县的购买,很显然能够在这江南富庶一带,并且濒临东瀛海贸港口并不算太远的情况下,硫磺的筹措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可是硝石可就罕见了。因为大周军队不重火器,而且硝矿大多在山西、汉中、四川等陈汉或者北明的地盘,民间又没有常用的药物是需要硝的,因此邓泽等人在张小磊亲自派出的“特派员”监督下几乎花费了三天的时间搜遍了整个长兴县城也只得到一百多斤硝石,距离三千斤的标准相去甚远。

  这样,张小磊就只好出一些不雅的下策了,组织人手通过印刷、手抄的方式广泛的制作告示,在整个长兴县的众多乡村集镇内张贴,收购所谓的“狗尿苔”、茅房附近那些白色的“茅霜”。每两“茅霜”能兑换三十文铜钱、几乎是铜钱价格的三倍。

  也仗着长兴一带的卫生习惯还算比北方强不少,精耕细作农业也发展了出来。乡间到城里不少地方还是有不少所谓的“茅房”凭借这种手段,还是在人丁密集拥有将近数万户三十万人口的整个长兴县很短的时间内就筹集到了六百斤规模的茅霜。

  当然,这显然也不够,于是张小磊就亲自差人从临近太湖的苏州城乃至其他一些地方专门收购“茅霜”,在大周官府有效的做出反应之前,足足筹集到了两千多斤“茅霜”。周彩霞还有周海川等人在得到相关消息之后也没有闲着,也通过类似的办法很快利用牟尼教中的关系凑足了足够的“茅霜”。

  大致相当于拿战时代一个炮兵连所需要的火药所必需的一些关键性原料也就通过这种“有钱能使磨推鬼”的方法筹集的十有七八了。

  张小磊当然知道这些“茅霜”的纯度实际上比绝大部分需要萝卜来还原的硝矿好上不少,但在提纯的时候也绝对会打上不少折扣。硫磺当然也是如此。自己也没有奢望这些火药的效率真能达到拿战晚期发展了很多年的那种欧洲水准,不过这已经算不上是太大的问题了。毕竟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需要以全装药的方式开火的,经过几次作战,张小磊对在代差的情况下进行冷兵器作战多少也有了一些心得。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