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0章 大众火炮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能在三千五六百焦耳左右。以寻常人能够有效制作的木炮,至少需要三十公斤左右的身管重量,这也恰恰可以让一名士兵携带炮身并方便的直接操作和瞄准,两名士兵在拥有人力车甚至扁担的情况下可以携带一门炮和三十发炮弹及相关的火药。按照我们的推演,这样效率的炮组至少有面对传统型军队杀伤相当于自身人数一半左右兵力的能力,可以匹敌过去大周或北明军队中一些精锐才有的战斗力了。至于简单火药的效率可能低一些,这似乎并不是太大问题。我军火炮用药的效率是每公斤二十万焦耳,简单低质量硝的硝碳火药不到五千焦耳,效能差距四十多倍,可即便如此也能让这类火炮的用药标准降低到一斤左右的水平了。。。”

  这样的设计规划原则突然间也让张小磊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悟。当初明军也从国外引进了弗朗机或火绳枪等火器,可是经过万历援朝战争之前对蒙古人行动的检验,还是回到了轻炮路线上,并且在运用得法的情况下,大军中用于少量看起来技术水准并不是很突出的轻炮就可以抗衡明末日军那种已经广泛出现大筒、火绳枪一类的军队。毕竟直射武器如果没有可靠的威力,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的。至于明末明军难以抗衡后金那样的精锐武装,按照张小磊的理解还是这种比较低效率的轻炮用金属打造的成本过高,数量过少的缘故。如果一支十万人上下的晚明战略集团内轻炮的数量不是几千门而是按照两人炮组原则以上的两三万门左右,那或许就会对整个战场形势带来质的影响与不同,或许有可能以并不是很高的兵源质量抗衡后金那样质量比较突出的武器了。

  “除了这种松木炮之外,爆破攻击或许也是一个方向。他不需要专门的火器,或者说如果需要的话也不过是简单的强度并不是很大的特制形状的铁筒就可以,主要还是火药和铅弹的备制。只不过这样一来,或许铅矿就会成为主要的瓶颈了。”张小磊似乎也想到了一些事。很多东西看起来对于拥有不少人力物力的军队或政权来说似乎算不上什么,可对于人力物力都不是很高的平民之家来说,即便是原始时代晚期的一些东西似乎也要考量成本了。仅仅是人均十五发三斤弹,普及到千万人的话,那就是二十七万吨铅、数万吨计的劣质火药。就算是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也绝对是一比占用很大投入的事情。

  不过当算起效能来的时候,张小磊还是感觉这是物有所值的,哪怕仅仅一千万这样的松木炮动员部队,效能仅仅只有正规火器的二三十分之一,那也至少相当于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另外武装出一支四十万兵力规模的新军,这还不算新军原有力量的扩充,这样算下来或许就能够在不到一年左右的比较短的时间内让整个新朝力量体系扩充为原来的三倍左右了。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