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4章 出版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些并非主流的抱怨之声。毕竟经济上还算宽裕的中央总督区城镇之中,绝大多数普通人也并不宽裕。经济和技术条件决定了这个时候就算是盗版书刊很大程度上都不过是让人们勉强能够接受而已。

  如何进一步活跃出版市场也就成为了一个不小的问题。张小磊虽然没有再次微服出巡四处串访的打算,但还是重新轻到了在杭州一带出版行当的魁首罗本来了解一些事情。

  “现在西湖社里的收稿,还是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么?”张小磊询问道。

  罗本当然明白此时张小磊的身份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特别是这一轮风暴之后尤其如此。恭敬而郑重的说道:“也不完全是熟人,杭州城里有很多知名的出版行会,很多人都专职从事这方面的写作与创作。其中不乏多少有些不登大雅之堂的。”

  “这样的话,渠道似乎还是有些太窄了。你们有没有试过通过建立专门的大信箱,并在自己出版物上进行必要的宣传,依靠读者投靠来进行创作?这样也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来源。。。”

  罗本一开始听到这个主意的时候也似乎有茅塞顿开之感,不过转念也意识到这样做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要是这样的话,那成本似乎就有些过高了。如果是水平非常有限的人,恐怕最终得来的利益还不及投入。。。”

  张小磊思索片刻后说道:“崇明岛上的铅活字专利购买费你不必忧虑。我决定在这方面还是可以由朝廷中央解囊相助。当然也仅仅是负责技术与专利费而已。当然了,你也可以先试试看这样做的平均成本如何,然后订立合适的价格。来信作者和外行作者们当然与在职的作者是有差别的,这方面酌情根据平均状况来给予回报就可以了。我还是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出版的门槛,而不应该让整个文化出版市场成为了少数人的天下。。。”

  听到张小磊的这些话,罗本的忧虑当然也就减轻了不少,郑重的向张小磊道了谢。

  从此,不仅仅是杭州。苏州、松江、应天甚至更远一些的地方这种来信方式的大众投靠一下子就开始活跃了起来。毕竟此时的新朝也开始有了与寻常的古代很大的不同。中央总督区千万规模的在校生,乃至至少几十万相关的文学社爱好者也成为促进出版繁荣发展的强劲动力。有着独特经历,同样也经受过一些文化教育的新军、近卫军体系也开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学社投稿写作机构。内容也不仅仅拘泥于休闲类的小说,还有更为广博的一些地理知识,甚至是相关科学方面的知识。由此也促进了刊物类书目的出版与发行,数年以来新朝建立的庞大文化产业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充分的发挥了出它的潜力,带了完全与众不同的市场。在张小磊的亲自把关之下,也避免了很多出版门槛过高、口味过刁钻、过度偏向庸俗化等不少方面的弊端。。。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