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4章 新重商主义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几两银子来用。或者说,现在我们也可以未雨绸缪的这样做。”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不断的提高国内经济和工商业的总量,更大的经济活动规模会带来更大的货币需求,这样物价才会不因为货币源源不断的注入而上涨。。。”张小磊没有接触过任何有关经济学的正经文章与著作,但了解的一些东西多了似乎也就有了自己的一丝感悟。

  似乎在整个十九世纪乃至更早时间内,虽然英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繁荣发展,但是物价却没有像二战后新崛起的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明显的通胀上涨,整个经济提升的体现是靠更多货币收入来体现。比如改革开放前到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猪肉价格上涨为原来的十倍,如果考虑住房医疗教育等其他一些增长太高的负担,则勉强可以估计为十五倍。但即便如此,城镇普通人纸面收入提高为原来一百倍的同时,城镇和工业就业群体的比例也提高了。70年代后期以后二十倍的发电量与经济规模也就这样体现了出来。张小磊也并不了解太多的金融知识和其中门道,但潜意识的感觉到这可能是全球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某些硬通货准备金不多的新兴经济提只能靠国家信用为货币背书的结果。

  资本主义世界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采用这种方式,就说明对于当代的社会管理来说,这种靠国家信用背书来发行货币的方式应该是有很大内在风险的。因为它在鼓励一种很简单的牟利方式和手段。因此张小磊并不打算让整个社会实现一定的进现代化程度之前就过早的。

  在这个时候张小磊不由的再次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自己的有效执政周期如果与康乾一样长的话,经济和社会规模的总量乃至货币需求规模大致在什么层次?乾隆时代中国人口增长为原来一倍,张小磊感觉半个世纪以后的整个汉地民众规模也很可能达到那个程度。如果经济规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广前夕18世纪末英国的人均经济基础上再稍有提高,人均一千五百公斤成品粮、二十五石左右,那么整个社会的经济规模将会达到大致七八十亿石左右的规模,大概现有体量的十倍。硬通货的价值规模需求应该在折合二三十亿两白银左右的规模。这个规模的硬通货似乎现在看来规模有些大了,但并非不可能彻底获得。特别是在美洲这个金银矿产地能够有效开发之后。

  当然,美洲的价值很可能也不仅仅在于此。想到这里,张小磊也突然开始想其上一次远征南洋的时候,有不少舰队失散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抵达到了新大陆。估计规模不会太多,能不能有效控制这个时代的印第安人张小磊心中是没底的。毕竟那个时候的新军力量火力配备似乎还有些不足。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排遣一个旅规模左右的新军再次展开针对新大陆的远征似乎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