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1章 远征准备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驻守海外的孩子们回来,然后我们第一个比较大的目标就是德里苏丹国了。然后我们继续西进,扫荡金帐汗国及其附庸,这也是一场水陆并举的远征,或许距离更加遥远,不过我想我们还是应该能够和陆上的人马会师的。”张小磊并不讳言。

  “路上的人马?”

  “是的,这一次我们仍然是山海两路前进。只有我们的船只比几年前多了不少,但是如果把所有的马匹都塞进船里还是有些局限太大了。山海两路才能发挥新军和近卫军主力的全部实力。。。”

  就这样,张小磊并不讳言的讲出了这次远征的大致方案:首先是张勇率领的北路集团,汇集从高丽和东瀛增援过来爱的力量,总计七万五千人马兵分三路展开前进。目标就是比历史上最多的时候似乎势力范围扩充了不少的帖木儿帝国。按照估计征服德里苏丹国,外加金帐汗国及其周边的附庸,也不会是件太过省时间的事情。山海两路人马将最终会攻奥斯曼一带。至于是不是要进一步西进,张小磊还是多少有些犹豫。

  如果过早的完成了全球的统一,是不是对以后军备的发展相当不利?不过这个问题的权衡并没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并不是只有国战才是军事需求,治安战也一样是军事需求。统御两三亿境外人口本身并且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就不会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尤其是自己的统御并非仅仅是英国人那种模式,而是要很大程度上逐步的吃干抹净当地精英阶层利益空间,甚至要改变当地人劳动习惯的情况下。而且张小磊也很想知道这个年代刚刚开始在黑死病的阴影后恢复了几十年的欧洲究竟有什么样儿的经济水平和军事水平。

  战前训练结束的时候,也恰恰是整个大军将要远行的时候了。经过一些调整,山海两路的总兵力确定为二十万左右的兵力,其中包括三万水师和十七万人左右的新军主力。很显然在一年的时间内,整个新军和近卫军主力又在很大程度上经历了扩军,出动这样庞大的力量之后从崇明岛到民间的抵抗已经渐渐平息的东瀛高丽仍然有包括一万五千水师在内的十万左右中央预备兵力还有规模不小的火炮。除了陆路七八万左右的新军主体外,两万规模左右的近卫军主要力量、万余名熟练工匠、万余名水手还有六万左右的新军主力部队纷纷登上了五百多艘总计吨位在二十万吨左右的海船。没有在两宋之后中断的南方造船业本来在这百余年间有了比历史更大的发展。在造船工匠们有了比明初更高的待遇和更有效的组织管理之后,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整个船队的平均吨位达到了四百吨以上。最大的军舰规格也达到了千余吨左右吨水平。不是不能造的更大,而是以这个时代的技术,太大的船在成本与可靠性方面都会面临很大的问题了,尤其是这些试航之后第一次出海的新船。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