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2章 落后的代价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弓箭往往追求重箭而射程和初速并不是很重视,甚至到了极端的程度了。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山地实际上是最有利于弓弩防御的一种地形。就算是在平地上最大抛射射程仅有六七十步或者百余米的大箭,从山头上向下射也能威胁到二百米外的距离。而就算是强弩要针对一百二三十步外的防守目标进行射击压制往往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不过经历了不少战斗,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样儿的处理办法,那些加强给近卫军主力的炮兵队伍当然也有比较成熟的办法。那就是用十斤钢膛铳的独头弹当做六两上下的重霰弹,发射的时候采用多装弹低装药的方式进行二三百步内的精确抛射。

  这种攻坚方式在中原地的攻城中往往是不可靠的。《守城录》是南宋时代的事儿了。精明一点儿的守军都明白哪怕来不及修工事也会用木排或者门板与桌子制作临时被覆掩蔽。

  然而对于刚刚从西周时代技术水平进步到中世纪早期战争水平的东瀛武装来说却明显没有那个意识。越来越准确的六两重弹弹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那些山城工事中的守军陷入了绝境。通过携带的观测热气球确定大部分山城上的武装都遭到了杀伤之后,从山下展开的冲锋才展开。

  守城的东瀛武装那令人敬佩的勇气和战斗精神再一次表现了出来,尽管在单方面的火力准备往往就有过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人员伤亡,还是有很多勇气超常的武士与武士仆从们在利用着弓箭和石块展开着最后的抵抗,似乎抱定了同归于尽的决心。

  而因为火力的消耗相比在大陆上的一些作战并不大的缘故,遇到这种情况下近卫军主力部队的各级军官也尽量按照张小磊的要求尽可能的多几轮火力介绍进攻中的伤亡。猛烈的炮火就这样再一次隆隆的响了起来。

  尽管从平安京到周边寨堡内的东瀛武装可以算的上在勇气意志方面前所未见的敌人,但低劣的作战意识和军事体系却并没有让平安京附近聚集起来的十几万东瀛武装给几万新军主力部队带来多少压力。甚至当年同大周、北明军队作战时那种压力都没有。虽然有数名官兵很不走运的在打扫战场和攻坚的时候负伤,却没有人战亡。

  让张小磊身边的一些孩子们奇怪的是此时的张小磊似乎并没有为战事的一帆风顺感到多少欣慰,而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一般紧锁眉头。

  “圣主再想什么?这样的胜利还有什么不能满意么?”这样询问的孩子当然是张小磊身边的李辉。

  张小磊的确想到了一些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军事格局事情,但一开始觉得没有必要对这个时代哪怕身边人讲,讲也讲不明白,不过最后还是说道:“勇气和意志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军官们对战争的理解还有技术不能长期停滞。如果停滞,那就要面临巨大的军事政治危机。。。”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