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章 权力的疆界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更进一步的经济、民情调查统计,吸取历史的教训,张小磊可没有指望通过逐级上报获得这些信息。必然需要直接的调查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自己从六七岁开始培养能够真正为自己了解的亲信孤儿,七年或八年算做一届,三十年的外出任职周期算做四届,差不多可以解决基层区县乃至各府地的外任执政任选问题。

  如果没有流官制度,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放权,中央君权的压力也未必需要如同秦始皇或者朱元璋那么大。其实张小磊有些怀疑如果不是秦始皇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就要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还有诸多战事、长城或者阿房宫乃至交通等诸多投入,在郡主拥有一定权力的情况下是否需要十分勤政才能应付日常的政事了。

  眼下来说,张小磊可并不指望立即抽出人手在全国按照曾国藩建湘军那套原则一夜之间就在全国建立比较严密的统治体系,这肯定是需要相当时间。不过,在天下最为富庶的南直隶与浙北一带首先完成比较严密的统治。其他地区只谋求从府治政权开始慢慢开始。少数要地大城做为公开的分封地,完整整个天下的更新换代就算是不错了。眼下张小磊对于全国的政权要求,也仅仅是提供必要的税收、进步一发展壮大文具和军器相关产业。在这一点来说,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因为这不是一个彻底崩溃后的建立的新朝,如同明清易代那样。而是直接接受还算在分立时期比较有完善统治体系的政权。

  建立新朝,另外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是首都和陪都在哪里,这其实也涉及到功臣封地的规划。左思右想之后,还是决定正经的都城以崇明岛为核心,不搞闲杂人等,一张白纸好作画。因为如果迁都他处。很多基础和在岛上的规划和建筑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更重要的是:可以确保的水上安全也将大打折扣,更别说从物资供应渠道方面的考虑。

  如果不是考虑新朝的特殊性,张小磊以为最合适成为都城的地方实际上是长安,虽然在经济上不足以养活十几万大军及其家属外加上古代王朝都城必然有的权贵府地,可是从地理民风和防止中央军不会衰败的角度看,显然要比南北两京有利的多。

  当然这种种考虑在与古代传统王朝因为核心武力需求大为不同的情况下,也变得不同了。张小磊也想到过以后如果策划大规模的对外征服和战争,攻略中东欧陆,那么长安将做为西北以内最终要的一个要地。如果将这样的地方分封出去,总归是有种种隐患的。

  就这样,新朝大致的行政区划,也就在应天府城头临时搭建起来的行营中酝酿成熟了。不过在这之前,张小磊当然也要询问一下几个重要的从龙之臣心到底有多大,别到时候有欲求不满的问题。

  因此,就首先询问张诚、赵管家、张勇等人道:“一府之地或者一省之地?分封哪里?你们先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免得到时候有人不满。”

  “这。。。呵呵。臣下怎敢,一切还都听主公。。。哦,听陛下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