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章 童军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小磊选择袭击北方,当然在之前停靠崇明的时候也做了对手大军可能袭击的准备,在平时也有这种预备方案。应天府方向规模不小的船队刚刚起航出发的时候。早已准备好的潜伏警戒人员就迅速以信号弹展开接力联络。在不过一二百公里的距离上,不过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整个崇明岛都接到了警讯。

  “是接连三枚红色的烟花!这意味着这一次袭击而来的人至少是十万人以上的主力或者三万以上的精锐。岛上的这点儿留守的力量能够当的住么?唉,主公也是过于胆大了些,要是多上哪怕几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数月以来张小磊在对那些孩子们的教育和训练方面投入了多少精力。预备炮团团长在张勇面前多少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忧虑。

  张勇则不一样,做为张小磊的亲信之一,是了解这多个月以来孩子们的一些训练内容和演练的。此时也不讳言,自信的安抚道:“在过去的时候,七八岁的孩童当然是没发上阵的,臂短力弱,就算是兵器战,对成人也有可能十不当一。然而,此时却大不一样了。用套筒火器杀伤,无需很大的身材和力量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虽然此时按照张小磊的吩咐,一万六千多名孩子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帮助工匠们加工箭霰弹还有其他一些贵重火器。可是为了以防万一,每个孩子还是装备了必要的备用武器。

  备用武器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制作难度,让初学者在手工制作中也不容易出太大的篓子并且容易改正。因此装备此时儿童团的战场用火器为规格两公斤半大概四斤重左右的套筒炮。木制的外套筒,铜皮铜膛木铳身。有点类似缩小版本的20世纪革命根据地时代的”长龙炮“,不过一定程度上更小,也更讲究一些罢了。相比时常要应对大规模冲突的苏区根据地,相比价值观早已定型的成年人,从苦难生活走过来也经过一定挑选的孩童们还是比寻常的工匠们都更能认真的按照要求制造火器并进行测试的。

  铜木复合结构的铳炮每公斤可以承受的能量当然比钢皮青铜火器逊色了很多,大概只有青铜炮四分之一左右的安全承受能力,而且寿命还大打折扣到按照每公斤二百多焦耳的标准也仅仅只有几十发的寿命。不过即便如此,张小磊还是很早就涉及了能够有一定威胁的火器:使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标准六两铅弹。可以区射抛射到四五百米左右距离上,初动能拥有五百多焦耳。在曲射为主攻击对手的时候,还不需要特别的套筒,节省了不少麻烦。

  男孩使用双联装的铜木复合发射筒,女孩使用单联装的火器。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效能,平时在各种演练测试中表现不特别勇敢的大多数人负责填装弹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