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4章 思维模式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安全的缘故,岛上兵工重地虽然距离张小磊所日常居住的地方并不算太远,但是多少也隔着一些其他地方。此时的整个崇明岛上,除了耕种开拓的农人还有忙碌着堤坝或者其他一些工程项目的工人,最常见的就是前一段时间从南方或者北方各地来到岛上的不少孩子们了。北明乃至大周政权为了争取自己的支持,终究是赞同了自己提出的一些“奇芭要求”,在自己的配合下一共有一万名左右的女童还有六千多名男童来到了海岛上。

  按照自己曾经提出的要求,通过这些日子以来有关纪律条例乃至识字算数方面的集训,按照百分之二左右的比例选拔了三百多个孩子安排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并不算太远之处,也正是位于火器工坊重地和自己所居住地方之间。张小磊一开始的期望也是希望这些受到旧时代的影响更少、也更聪明孩子们能够最终在一些方面能够帮助自己。

  可是当一切都按部就班起来之后,张小磊才突然发现:距离自己住处并不算太远那所90年代还算像样一些的山区小学的地方要么平静的有些出奇,要么就是隐隐的传来一些训斥责骂甚至是孩子们的哭声。

  本来对于这种事情张小磊并不打算插手,对于孩子的教育,张小磊起初也是赞同“早严晚宽”的一些套路的。而且在这种优选出来的学校里,配备的教员也不是寻常稍微识字些的高级“基本劳动力”,而是据说是一些有很名望的私塾先生,还是即便在这个时代的大周也都十分罕见的“女私塾先生”

  可是在路途之上静下心来稍有思索的时候,张小磊最终还是打算要转换一下思路了。因为自己的教育目的,乃至整个崇明岛未来的前途和方向,同历史上中国式思路的那些人才培养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中国家长表扬孩子们的时候最习惯用的词就是“听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张小磊觉得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听话”。臣子和手下不忠、儿子不孝,这就是中国式的上位者和中国式指望养儿防老的家长们最大的威胁。

  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人才模范是什么样儿的呢?张小磊这种见识不算太多的人都能够凭空想象出来:刻苦用功、事业心强、尊老爱幼(不管老人或孩子犯浑与否)、热爱家庭、道德意识强、尊重秩序、不苟言笑。带着个眼镜脱下西装换上校服说自己是大学生或学校体育老师绝对不会有人不信。在中国的宣传中,那些科学家往往也都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做人模范。

  然而这种人封建时代就不少见,可这种人中却从来很少处真正热爱自然和真理胜过世俗理想的人,也出不来先发创新文化。如今自己所能影响的中国当然不会是一个“赶超者”或者“模仿者”,而是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