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 招揽_反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招揽

  李自敬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互相对视,眼神中透露着震惊,一个个像木头一样惊呆了。

  很多人心里都是明白,就算除去亲兄弟这一层关系,李自敬在东路的发言权也是极重。

  既然永昌皇帝派其节制东路军,便足以说明信任。

  一般来说,如果李自敬真的发了这份奏疏,杨士科高升,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杨士科杵在那,显然也是没预料到这种情况。

  “杨大人?”

  李自敬没有得到回应,但也能从杨士科的神情中猜到此刻他的心情,便是微微一笑,再度询问。

  只是,这一次李自敬提高了音调。

  “啊!”

  “小闯王如此信任,下官一时不知该如何说了,下官失态了!”

  杨士科连忙躬身行礼,满目惶恐。

  “杨士科在襄阳令任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我大顺的工府员外郎,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仅凭今日一番话,到底真有见地,还是纸上谈兵,这些还要看后效如何。”

  “何况,小闯王可别忘了,杨士科曾是前朝官员,之所以被启用为襄阳令,只因为陛下惜人,特赦为之。”

  “似他这样的人,对大顺到底是不是忠诚,这还要多干几年才能知道。”

  “如今郧阳就有前朝余孽,杨士科曲径通幽与否,这还尚未可知!”

  牛佺站了出来,满脸的不忿。

  他一说话,余的文官们,也都是低声附和。

  尽管杨士科是李自敬要亲自举荐之人,却也并不耽误他们“晓之以理”。

  的确,杨士科在襄阳令任上做了一年有余,真要说拔擢一名工府员外郎,襄阳大有人在。

  论资历,怎么排也排不到他的头上。

  而且牛佺说的这些,不只是一些文官觉得有道理,就是很多武将,也都跟着点头,在底下低声议论。

  杨士科曾经是前明的工部官员,大顺任用官员,都以明朝的低官和失意文人为主。

  这样做的道理也很简单,这些人往往对明朝官制的腐败失望透顶,或是憋着一股闷气,无处发泄。

  大顺给他们机会任职,自然会感恩戴德。

  因此在大顺内部,像杨士科这样的人极少,而且受到的排斥非常严重。

  可李自敬归根结底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这些前朝官僚并没有太深的排外之情。

  李自敬的某些想法,也和这些古人不同。

  在李自敬看来,能在明朝占有一席之地的官员,无论品行如何,其能力都要受到肯定。

  如果将这些当代的精英人才,不分良莠一并打倒,那么大顺将注定不是一个长久的政权。

  古代的政权无论开始如何,后面都是要向一个封建王朝去转变,清朝入关是如此,朱元璋攻占金陵后更是如此。

  李自敬要做的,就是加快这一进程,让天下人看见,大顺也可以相信和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