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一章 打造上元县特色产业【一更……_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盈利,都不需要朝廷主动,百姓们就会积极学习。

  想到拼音字母和标点符号是池云亭交上来,这些年却“明珠蒙尘”的境遇,杨县令以为池云亭是担心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也会遇到同样的待遇,杨县令告诉池云亭,不会的。

  “大人,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是否能变成咱们上元县的特色?趁着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还没有向周边县城传开,我们可以在上元县开办纺织厂,让以后用上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的人人人都知道它们出自咱们上元县。”池云亭索性直接道。

  “我们上元县开办纺织厂?”杨县令对池云亭的提议愕然道。

  “云亭啊,你的想法是好,可是咱们上元县地方太小,真要弄纺织厂,布织多了,堆压起来怎么办?”县令夫人愁道。

  他们没有做过生意,并没有相关的门路,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如何处理?

  不过不得不说池云亭的提议让杨县令十分的心动,想也知道只单纯的把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献上去,和用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带动整个上元县,哪个政绩来的更大。

  “市面上的布匹数量增多,价格降下来只是必然,我们上元县的纺织品可以用价格取胜,我们的确没有门路,可是商人们有啊。”池云亭道。

  只要价格便宜,商人们就会主动找上门进货,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心。

  县令夫妇因为接触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时间太短,还来不及想更多关于这两样纺、织机的事情,听到池云亭这么说,他们猛然反应过来。

  “对,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多了就不值钱了,随着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传播开,市面上的布匹的价格也会随之降下,不过总得来说,还是利大于弊。”杨县令道。

  布匹的价格降价,自然会损失一些利益,可是同时织布的速度上去,除非布匹价格能降以往布匹价格的一半,要不然织布的人就是赚的。

  更不用还有商人们,数量多了自然带动上元县经济发展。

  而一家一户的织布量,如何能吸引更多商人?必须得有走量的纺织厂才行。

  其他人池云亭也不了解,还不如把开纺织厂的事交到官方手里,从之前调税一事就能看出,杨县令肯定是想在上元县做一番建树的。

  “云亭,这样,你回去给我写一篇关于纺织厂的文章,纺织厂的事让本县好好考虑考虑,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杨县令跟池云亭道。

  临走前池云亭把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的图纸留给杨县令,杨县令目送池云亭几个离去,目光盯着同样被留下来的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凝眸不知在想些什么。

  县令夫人不由疑惑,“真就那么难以抉择吗?”

  杨县令回神,目光灼然道:“不是难以抉择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