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海兰泡战役8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时发出嚎叫,倒霉的人则被砸成了肉酱。

  邹作华指挥下的炮兵真是给大炮武装上了眼睛,炮弹呼啸而过,精准的落到城的后部俄军军营和粮库一带。这场不计弹药的炮击令后城大约承受了将近800发炮弹,很快就把那一带炸成了洼地。后城的俄军军营残破不堪,后城墙的缺口比城门还要宽阔,炮弹几乎犁地三尺,连许多建筑内的人也被活活的埋在里面。

  相对于俄国军队密集的横阵和龟缩,江登选的进攻阵形相对分散一些。他们十二人为一组,各组之间都有数米的间距,这种队形让巴布科夫认为找到了一种恰当的进攻机会。他派遣麾下的哥萨克骑兵试图进行一场冲锋,对已经突击进城的东北军发起反攻。

  哥萨克冷冷地擦试着手中微微弯曲的马刀,身边的战马不耐烦嘶鸣着。

  按照张作霖事先部署,东北军第11团负责向海兰泡城南突进。这个团的团长是廖忠,是冯麟阁手下的得力干将,想当年冯麟阁是辽西一带叱诧风云的土匪头子,廖忠那时就是他的大炮手(意为头领,东北黑话),与兄弟廖彭一同成为令官军闻风丧胆的“天昏”和“地暗”(匪号)。

  此刻他正率领麾下的两千来战士向城东突进。廖忠命令散开队形,让一个营在后面策应。没遇到一个俄军工事,先让投弹手在前面丢一顿手榴弹,顺势让部队从两翼包抄过去,后面的一个营则负责与俄军展开正面对攻,吸引对方火力。这种战术令11团接连拔掉了好几处工事,比较顺利的进入海兰泡内城腹地。

  这时,城内外的火炮声渐渐小了,到处都是残破不堪的建筑物和熊熊燃烧的大火,刺鼻的硝烟令人几欲窒息。一队打算冲锋出去的哥萨克骑兵突然从侧翼冲来时,正面对准进攻的11团的右翼。

  廖忠先是一惊,紧接着高声叫喊道:“上刺刀,立刻集中起来,向右翼靠拢。”

  这是廖忠在帝国陆大进修时得来的经验,一旦骑兵冲进了分散的步兵群中,巨大地伤亡是将不可避免的。

  尽管如此11团的行动反应仍然有些迟缓,哥萨克骑兵的速度十分快捷,片刻的工夫他们便冲到了人群前面。

  就听到“砰”“砰”“砰”“砰”此起彼伏,双方的前部开始交锋,步兵们在冲锋时已经上了刺刀,可骑兵的优势在于速度带来的冲击力。分散的步兵在射出了枪膛中的子弹后,就没有时间拉拴上膛。有经验的兵在最危险的时朝向骑兵射出子弹,而后与身边的人靠在一起,用刺刀对准骑兵。可有些经验不足之人则是慌乱的射击枪膛里的六发子弹后,埋着头手忙脚乱的装填子弹。这就给了那些骑兵出刀的机会,一刀滑过,当着披靡。

  这一支哥萨克骑兵是巴布科夫所能集齐的最后一支王牌部队了。这些人如同一股旋风般呼啸着冲进了廖忠的部队里,骑兵们的速度太快了,马匹撞击地面的声音聚成一股洪流,震撼着一些首次没见过世面的新兵,他们本能的射击着手中的子弹,在马刀劈来时用步枪格挡着,很少有人能在这时想起军校教官平时训练中的教导:能否在战场上活下来取决于冷静。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