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章 东海阻击战(三)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东海阻击战(三)

  日本的这支增援舰队是由“九州”、“比睿”、“扶桑”和五艘小型炮舰组成的舰队,本来“九州”、“比睿”、“扶桑”和“大和”、“武藏”、“葛城”一起被派往东京增援的,但是大清第三编队途径太平洋时,日本渔船发现大清只有五艘巡洋舰护送运兵船。

  国防军司令伊藤博文马上意识到事情的不正常,如果大清的目的是东京的话,不可能只派了五艘巡洋舰就来东京的,甚至都没有一艘铁甲舰。所以马上命令“九州”、“比睿”、“扶桑”率领炮舰前来增援,刚出日本海就遇到了一场激烈的海战。

  在“凯旋”、“胜利”前去阻击日本增援舰队的同时,其余各舰也加快了对日本舰队的清剿。

  当时火炮瞄准要靠桅盘里的士官测算着敌我的间距,每隔一段时间就用手旗向下方的炮台通报,随着每次报告,炮手们则依据表尺上的刻度,调整一次火炮的俯仰角。南北洋舰队使用的测距方法为复杂原始的六分仪测距法,用六分仪测量敌我间距一般有3方式:如果明确敌方来舰身份,又预先在情报手册上掌握了敌舰的桅杆高度,则测定远方敌舰的桅杆高度,然后对照测高表就能求出距离数;还有一种办法是测距员在桅盘内,用六分仪“测海平及敌船所在海面所有角度”,然后对照专门的测距表推算获得;最后一种办法是,军舰首尾各由1名测距员测量敌舰所在的点,然后根据“已得二角一边可求其余二边,取中数为相距数”。相比大清海军的测距办法,对面的日本舰队要显得先进便捷得多,他们装备了英国专门的测距仪,通过使用类似望远镜一样的测距仪观测远方目标,当左右目镜调焦调实后,刻度表上就会自动显示出目标的距离,采用如此先进的装备,使得日军在射击测距时要比之大清海军大占上风。

  但是这并不影响战局占有的大清舰队清剿对手的脚步。

  “轰……”

  又是一声巨响来自“乘风”的主炮,呼啸而去的这颗炮弹命中的是日本铁甲舰“西京丸”,仍然是在左舷炮位,但是这颗炮弹的威力要远远大于之前“胜利”击中“吉野”刚才那颗,之前那颗炮弹击中了在5000米距离之外的军舰,如果不是“吉野”那脆弱的防御力,根本造不成太大伤害,而这颗炮弹直接击中了“西京丸”左舷第四号140米副炮的炮盾,受到重击的引信立刻开始工作,弹头内填充的黑火药很快点燃炮,炮弹在第四号炮位上轰然炸开。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气流和破片,使炮盾显得不堪一击,霎时成了纷纷散落的钢铁碎片。本来被遮护在炮盾后的140米副炮也受到攻击,整个炮身竟然被震飞了起来,随后又重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