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章 异军突起_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关注的是大清的工业能力,看看大清在这几年的发展之后,是否有能力可以跟美国在工业上多做交流。毕竟全世界都对中国的手榴弹和迫击炮羡慕不已,不知道这场战争中国又会出现什么新玩意。谁知道呢?

  就在全世界把目光都聚焦在东方的中国和日本身上之时,在朝鲜突然出现了一场激战。一路势如破竹的日军在继续向北推进时,遇到中国两个师的包围。

  桂太郎中将的第三师团被全歼,国际上一片哗然。称之为天降神兵,日本在东北的“菊”机关明确的给出了大清至今未向朝鲜派兵,还在集结部队的消息。可是在朝鲜桂太郎中将的第三师团的的确确遭到了一支火力强大、穿戴着大清军服军队的袭击,几乎全军覆没!

  日本在遭到突然的袭击之后,整个师团一路向南撤退。直到退出平壤才在汉城站住了脚,这还得益与野津道贯中将的第五师团在汉城的牢固工事。

  大清第七师在进攻受挫之后,也退回平壤坚守待援。这次反击打的日军措手不及,甚至都不知道大清的部队是何时入的朝鲜,连日本国内“菊”机关的最高领导人也被连降两级。

  而赵秉钧却对日本的军队数量、防守重点及东学党的兵力配置都一份一份详细的报告向董梁的指挥部发去。这一纷纷的情报都对大清有针对性的部署兵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董梁在还没有进入朝鲜,就对朝鲜的敌我态势分析的相当透彻,都不得不说都是得益与赵秉钧的各种详细的敌情分析和报告。

  由于南洋舰队的增援部队还没有到,邓世昌的北洋舰队也不敢插的太深。几次看到1万海里以外的日本舰队也不敢冲上,怕后路被断,只有在黄海地区巡逻,待命。

  而日本在朝鲜受到耻辱性的失败后,又从国内调集了5个野战步兵师团,总计10万人。其“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航速超过19节的巡洋舰也时不时的来黄海观察北洋舰队的布防。

  北洋舰队中能与日本巡洋舰比一下速度的就只有“乘风”、“破浪”、“崛起”三艘巡洋舰。邓世昌的“镇远”等铁甲舰虽然经过改进都已经达到了16.5的航速,但是还是无法跟传统的巡洋舰比,所以只能任由日本巡洋舰在黄海和日本海之间来回穿梭,不敢贸然进攻。

  在无法控制日本海、黄海的情况下,日本仍然能够源源不断的向朝鲜运兵、运补给。所以在南洋舰队增援部队没到之前,邓世昌不敢贸然进攻的原因也是怕两支舰队被日本舰队分而灭之。暂时的容忍也是为了将来的扬眉吐气。

  就像冯相华所说,要么不打要打就要直接把小日本打的爬不起来。所以邓世昌几次按住了进攻的冲动,焦急的等待着南洋舰队的增援。

  与此同时,董梁的3个师也浩浩荡荡的跨过了鸭绿江。与前期入朝的两个师汇合了,双方调兵遣将,剑拔弩张。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