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战争的阴霾_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略物资石油列入禁运,英、法仍对意大利开放苏伊士运河。

  意大利在东非点燃了战火,让德国的希特勒看到了机会。作为奥地利裔的希特勒,虽然在德国的政坛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在他的思想中,无时无刻不想把奥地利吞并到德国的版图中来,当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等国的德语区也在他的吞并计划之列。但无疑对奥地利的吞并是他觉得最为迫切的。

  之前,希特勒已经不止一次的尝试过动手,在他领导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获得德国的政权之后,希特勒最初企图采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人的办法,利用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1934年7月,一群奥地利纳粹分子突然闯入维也纳总理府,枪杀总理陶尔斐斯,另外一些纳粹分子占领了广播电台,并宣布林特伦为总理。叛乱分子遭到迅速镇压,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派出四个师陈兵勃伦纳山口,并向奥地利政府发出急电,允诺意大利支持奥地利的独立,反对德奥合并。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不得不否认与叛乱阴谋有任何关系。

  现在,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发动了军事行动,也引发了希特勒采用军事手段占领奥地利的想法。上一次的尝试,是以意大利陈兵意奥边境而结束。这次,意大利应该没有多余兵力再次干涉了。但希特勒很清楚,他如果对奥地利采取军事行动,英国和法国肯定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为了试探英国和法国的态度,希特勒下令德国国防军进军《巴黎和约》中为德国人划定的非军事区——莱茵非军事区。

  莱茵非军事区再次回到德国国防军的控制之下,对此英国和法国并没表现出太大的反应,只是在口头上表示了抗议。英法两国能做的也只能是口头上的抗议了,因为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怎样想办法摆脱经济大萧条带来的一系列的国内危机。相比在美国的资金支持下,经济快速复苏的德国,他们现在的日子更难过。德国可以用经济崩溃来赖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赔款,他们却赖不掉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们的借款。再这样的情形下,即便他们想对德国强硬也强硬不起来,因为他们没钱来支持发起一场新的对德国的战争。英法对德国国防军重新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的几声无关痛痒的抗议,让希特勒明白了英法现在的虚弱。既然英法无力干涉他的行动,意大利又陷在东非的战事,武力吞并奥地利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德国准备吞并奥地利,这在奥地利人来说,已经不是秘密。事实上,大部分的奥地利人也确实希望德国和奥地利能够合并。但奥地利的总理舒施尼格不同意,他认为德国与奥地利合并之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