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第一百五七章_[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人这个做外甥的也不好升官。】

  现在胤礽的心情,就像是眼睁睁看着金光灿灿的老毛驴从自己眼前飞驰而过,他抓不住它,只能看着它流口水,突然之间,那头老毛驴摔死了,死得他肉疼。

  【别想了,顾炎武那样有节气的文人,心里归属的是前朝,他是不会为了大朋友,和您的爸爸做事的。】

  【儒家讲的是忠君、爱国,大朋友的爸爸以前朝科举与八股文为工具,不也培养了新一批对他忠诚,对大清爱国的文人?顾炎武那是前朝培养出来的文人,脑子里的观念根深蒂固,人又固执,他是不会效忠大清帝王的。】

  小美就像是冷眼旁观的局外人,说起“前朝”,说起“本朝”的时候没什么顾及。

  自从发现连赫赫有名的九龙夺嫡最终赢家四爷——雍正皇帝都帮不了它以后,它就彻底破罐破摔了。

  即使自身是满人皇族,但是从小就被小美如影随形地影响着,胤礽心中的归属感,来自于这个由满、汉、蒙、藏、壮、彝等五十余个民族共同组成,交融在一起的国家。

  这个国家缺了任何一个民族,那就都不是圆满的样子了。他的归属感来自于这一片出生至今的土地,来自于刻入到骨髓中的文化,他对待所有这片土地出生的民族都有亲近之心,因为他们都喝着同样的黄河水,吃着同样的粮食。他们都是这一片土地上的“内人”,所有朝臣之中,他唯独对待南怀仁这位从小就教授过他许多新鲜知识的西洋太傅心怀芥蒂,他一直把南怀仁当做“外人”,保持着对于“传教士”、“外国人”的警惕。

  在这一点上,即使康熙说得再多,都扭转不过胤礽的观念。

  胤礽出生于紫禁城,他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从小学习满语、汉语,满语学的是语言,汉语却有四书五经,有数不尽、学不尽的书籍课本,它带来的是一种刻入骨子里的文化,影响到他的灵魂之中。

  他说得最熟练的是带有京城方言味道的官话,那儿化音,说起来时带有韵味,他可喜欢了。

  上朝的时候汗阿玛就是满语、汉语切换自如,一会儿说满语,一会儿说汉语,怎么方便沟通怎么来。胤礽要不是从小就学这两种语言,这朝会还真不一定能听得懂。

  自陈梦球随着姚启圣前去台湾后,主客吏清司接到了一份来自台湾的文书。

  那份文书为外国文字所写,送达主客清吏司进行翻译,转交。

  胤礽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接触到了这一份在大清开海禁前通过台湾送达的国外文书。

  这一份文书,是一个名字叫做荷兰的国家派遣使者送来的。

  文书中深切地慰问了大清帝王,向他表达崇高的敬意,并且表达了他们国家对与大清进行通商往来的向往。

  有小美的翻译,胤礽还知道,荷兰因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