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3章 蘑菇弹的可行性_二战之列兵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面临的一次巨大的灾难,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这场战争里,不知道有多少建筑被毁,多少财富化为灰烬。

  战争,是最残酷的。

  同时,为了赢得战争,各国都在集中全力,研发各种新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短短数年的时间,科学研究的进展,就相当于和平时期的上百年。无数的新技术,都是在二战中涌现出来的,比如说喷气式飞机,比如说雷达,再比如说,蘑菇弹。

  需要集中一个国家的资源才能够研制出来的东西,如果在平时,根本就不可能搞出来,国家不能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来把庞大的资源投入到蘑菇弹的研发之中来,更不能把那样一个庞大的计划一直隐瞒起来,只有在战争之中,才能实现这些。一切都是为了打赢战争,其他的都能牺牲。

  在这种条件下,美国人终于将蘑菇弹搞了出来,只是当时已经没法用在德国人身上了,美国人在岛国头顶上扔了两颗,被吓破胆的岛国人,直接就投降了。可见这种大杀器的威力究竟有多么的可怕。

  德国人也在研究,但是,一直到最后也没有搞出来,其中有很多的原因,比如德国人资源贫乏,原本弄来核弹的原料就不容易,结果还被英国特种部队炸掉了重水工厂,大大拖延了他们的计划,直至战争结束,也没有把蘑菇弹搞出来。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在路线上的错误,德国的科学精英们,错误地估算了一个前提条件,导致认为想要搞蘑菇弹,至少需要直径一米的铀块,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苏联呢?

  很多说法,都是苏联并没有搞蘑菇弹,所以当美国人引爆蘑菇弹之后,苏联在蘑菇弹的压制之下,老实了好几年,一直到苏联也引爆了蘑菇弹,才又重新挺起腰杆来。

  这样的说辞,是很粗陋的,毕竟,三四十年代的苏联,也是明星荟萃,有大批的杰出人才组成的专家团队的,要说苏联人对蘑菇弹不关心,那是不可能的。

  苏联从1938年就开始重视起来了原子核中蕴含的庞大的能量,在苏联的科学院中,成立了由院士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担任主席的原子核常设委员会。甚至已经把他们的工作方向瞄准了“铀弹”。

  只可惜,这种工作需要庞大的资源作为支撑,他们首先搞理论研究,还没有成果,战争就开始了。

  在战争时期,苏维埃眼看就要灭国了,在这种时候,自然不可能把庞大的资源拿出来搞核弹,坦克飞机大炮的生产还不够呢,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这种虚无缥缈的蘑菇弹上,这个项目就只能停留在理论研究上而不得不中断了。

  再后来,贝利亚的间谍机构嗅到了德国研究铀弹的一些风声,为了不至于在这方面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