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 土法测距_二战之列兵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这样想着,安德烈终于看到了炮瞄雷达需要的英雄值,果然,又让他失望了。

  需要一千二百的英雄值,才能完成召唤!

  雷达是二战时期应用起来的,当时非常原始,真正地大规模实用化已经是战后了,炮瞄雷达也是在六七十年代才完善起来的,按照这个系统的定价规律,越靠后的,肯定是越贵重的,所以需要的英雄值超过一千,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手头的英雄值,根本就不够啊!

  怎么办?放弃吗?当然不!只要想,办法一定是有的!

  就像是今天*一样,没有导弹,自己交换过来了烟雾弹,最后用了人体金属风暴的土办法,不是照样解决了问题了吗?

  还好,在系统里寻找装备,是不需要时间的,没有炮瞄雷达,用什么来代替?有的,一定有的!那是什么?

  一米测距机!好,就是你了!

  这种专业的测距机,从日俄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更是大显神威,哪怕是到了以后,有了激光测距机以及其他的工具,在部队里,依旧有对这种仪器的训练。

  所以,就像是大白菜一样烂大街,不会很贵的,只要一百的英雄值,就将它交换过来了!

  当然了,如果不是时间紧迫的话,其实从要塞的武器库里翻腾一下,说不定还能翻腾到这种装备的。

  想要精确地炮击敌人,那就需要知道敌人的精确位置,精确的位置,其实就是两个数据,以自己为中心,找到目标相对自己的方位角和距离,学过初中数学就能知道了,其实炮兵开火,就是一个简单的极坐标系。

  角度很容易获得,而且炮兵为了方便,把圆周三百六十度,分成了六千份,一份就是一个密位,用弧度来表示的时候,恰恰就是零点零零一弧度。

  难获得的东西,就是距离。看过亮剑的都知道,二柱子用一个大拇指放在眼睛前面,就能估算距离,这个一米测距机,也是这个原理,只是更加的精确而已。

  这是一个一米长的圆筒,如果做个比较的话,和反坦克导弹发射筒差不多,不过,导弹发射筒是竖着用的,这个一米测距机,那是横着用的。

  下面两个握把,握在手上,这个一米多长的管子中央,有两个目镜,放在眼前,然后,管子就横在了脑袋上。

  再做个比喻,它像是一个特大号的望远镜,这个望远镜横向的距离有一米长!

  就像是二柱子把手指头放在眼睛前面,就能粗略地估算距离一样,这个一米长的镜筒,就相当于是那个小指头,当然了,肯定比小指头厉害多了。

  安德烈在迅速地做着这一切,他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了。

  炮弹打过来,己方这边被炸,然后安德烈的手里就端着一米测距机开始测距,简直就是前后脚的事情,此时,那边大炮发射后的浓烟,还没有完全消散呢。

  就以那里的浓烟为目标!

  安德烈站了起来,开始快速地调节这个装置。

  说起来,这还是前世的经验,和其他军迷好友交流的时候,曾经用过对方收藏的这种一米测距仪,站在城市里32楼的楼顶上进行测距,远处几千米的高压线塔,近处万达广场,都能测的清清楚楚,看完了之后,和谷歌地球里面的数据进行比较,数据差别几十米而已!

  当然了,得在专业的人手里才能达到这种水平,调节很重要。

  当他站起来之后,就进入了紧张的忙碌之中。此时,这个样子未免好笑,就像是后世的外卖快递头上戴着的那个兔子尾巴一样,有些招摇。

  首先就是左右目分划板焦距调节,分别闭上一只眼睛,调节对应扳手,直到两个目镜里的分划板清楚为止。

  接着用双目观察,同时调节目距扳手,那个巨大的升腾的烟柱,已经出现在整圆的图像里面了。

  最后,也是最壮观的一步,体视调节,当两个分划板重合为一个之后,一米测距机里面,已经是壮观的立体图像了,那升腾的烟雾,如同恶魔一般,栩栩如生!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