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 远距离射击_二战之列兵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甲列车还没有停稳,就已经有士兵跳下前面的车厢,一路小跑,向着最后的两截车厢而去,那里,在车厢的包裹下,高大威猛的坦克炮塔,露出在了外面,似乎正在探头观望着四周一样。

  这种坦克不是德国货,而是他们打下法国的战利品,被法国人炫耀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坦克,看起来肥胖可爱的索玛s35型坦克。

  坦克是在一战时期诞生的,到现在为止,坦克的制造技术依旧是在探索之中的。

  早期的坦克,主要采用铆接的方式来生产,这种方式比较容易,但是,一旦受到了轰击,铆钉就容易崩开,一方面装甲板可能会脱落,另一方面,铆钉飞溅出去可能会伤到伴随的步兵,随着时间的推移,铆接的方式逐渐被放弃了。

  各国都开始采用新工艺,其中一种方式,就是焊接,既然铆接不可靠,干脆直接焊起来好了。

  坦克的车体,甚至是炮塔,都开始采用焊接结构,但是,焊接的焊缝位置,想要达到和装甲钢同样的强度,那就不容易了,在战场上,一旦炮弹打在焊缝上,很容易把它撕裂开来,所以,工程师们又想到了浇铸的方式。

  整体浇铸,可以获得一个流畅的避弹外形,没有任何的焊缝存在,就不会有薄弱位置,整体的防弹能力,都是一样强的。

  所以,这个时代的很多坦克炮塔,都采用了浇铸的方式,但是,车体就不容易浇铸了,因为车体的体积太大了,浇铸的话,浪费时间,造价昂贵。

  但是,法国人的这款坦克,就奢侈地采用了浇铸制造的车体,它的下面巨大的船型车体,在生产的时候,是一次浇铸成型的,外表看起来很流畅,防弹能力也很强,法国人就是靠着这个防弹能力来炫耀的。

  它的车体很高大,看上去无比拉风,但是,复杂的工艺,高昂的价格,让它的产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自重近20吨的坦克,仅仅安装了190马力的发动机,在战场上行动缓慢,没起什么作用,就全部落入了德*队的手里。

  德国人接收了这些坦克之后,并没有用在闪电战的进攻之中,因为它根本就不符合德*队的需求,它不适合高速奔袭,倒是更适合像个碉堡一样打阵地战。于是乎,就将它放到了装甲列车上,拖着它到处跑,需要打仗的时候放下来用,这样它机动性不高的缺点就被完美地解决掉了。

  尤其是现在。

  装甲列车的行动受限,想要对付那可恶的苏联人,也只剩下利用索玛s35坦克了。

  施罗德大声地招呼着手下,准备把坦克卸下来。

  这种体积庞大的坦克,必须要小心对待,在列车的车厢里,放着专门的跳板,跳板的两边是长条形状的钢板,中央是带有弹簧结构的三角形支架,借助弹簧的作用,两边各需要一个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