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6章 气泡座舱_二战之列兵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布局合理,气动阻力相比其他飞机大大下降,并且在尺寸和重量与同类飞机相当的情况下,载油量增加了3倍。所以,这种飞机达到了逆天的1370千米的航程,可以掩护轰炸机长途飞行。

  不过,在最初的时候,它使用的发动机只有一级增压器,性能并不优秀,缺乏高空性能,一直到了后来,英国将自己的喷火战斗机上采用的梅林发动机的技术,出口给了美国,这种发动机采用两级增压器,高空性能优秀,同时还比较省油,通过换装这种发动机,飞机的航程一下子就拓展到了两千七百公里,可以护航英国本土起飞的轰炸机,飞到德国领土上,然后再飞回来了。换装了新发动机的p-51,终于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强悍的战斗机。

  在安德烈和列昂尼德的眼里,最喜欢的反而是它的气泡式座舱了。这个时代,很多飞机的座舱,都是玻璃的,一块块的玻璃,镶嵌在固定的隔框里,形成了一块块的结构。

  美国的这种飞机,就简洁得多了,前面有固定隔框,把前面的挡风玻璃分成三部分,中间的是平玻璃,两边是弧形的,至于后面,则是一块完整的玻璃,形成了漂亮的气泡外形!

  早期的p-51,也是鸟笼形状的,有大量的隔框,一直到了p-51d,才换成了这种座舱结构,这不仅仅改善了飞行员的侧向视野,甚至可以让飞行员扭头看到后面的情况,在激烈的空战中,对飞行员掌握周围态势,有很大的好处。

  当然了,这也体现了美国工业的强大,简简单单一块玻璃,里面也是靠着工业基础的,比如说,苏联的工业,就生产不出这种气泡的玻璃来,就算是能生产出来,也不敢保证在万米高空的飞行强度,只有加了隔框,布置成为一块块的平面玻璃,才能保证强度。

  不用说强度了,甚至在二战开战前,飞机刚刚开始有封闭座舱的时候,苏联的飞行员们都不习惯扣自己头顶的座舱盖,除了因为要方便跳伞之外,还有就是当时的玻璃,非常容易产生划痕,刚刚安装的时候,还比较清晰,等到用一段时间,表面就花了,严重影响飞行员观察外面的情况。

  现在,看着对面的气泡形座舱,列昂尼德咽了口口水:“真不错啊,咱们要是也有那种飞机座舱就好了!”

  就在苏联的飞行员们对美国飞机的座舱盖羡慕的时候,美国飞行员们,也正在对着苏联的这架大型机惊讶。

  苏联不是被德国人打得狼狈不堪,工业区丢了不少吗?还得美*援大批的物资,才能够挺住,苏联人什么时候,居然能生产这种大型机了?这种飞机,就连美国都没有啊!

  他们着实被震撼到了,而且,很明显,苏联人既然能生产这种机,那就能生产轰炸机的啊!苏联人这几年,绝对没闲着,技术发展得很快啊!

  美国机队里面的长机飞行员乔治-普雷迪,一边望着那架逐渐靠近的大型机,一边开始转向,和苏联空军的编队汇合,他的目光,一直都在望着这架机。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