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川府新村_重生之大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建造曹杨新村一样么?当年我还和老师参与过曹杨新村的设计。”有人想起了自己的光辉往事。

  “当初在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地块的自然地势,建筑顺着小河走势,因地顺坡就势,采取自由布局,契合了当时国际流行的花园城市理念;住宅平面简单、光线充足,大多采取了大居室的单户型设计……”

  “小区里还建造了银行、合作社、邮局、文化馆等公共设施,基本不出小区就能满足各种日常需求;自从建成后,全国各地都有人来参观学习,成了当时学习的榜样。”

  “说实话,这种小区住着可是要比筒子楼舒服多了!不顾由于种种原因,在后期的城市建设中,筒子楼的比例倒是比工人新村要大的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和筒子楼相比,工人新村需要的土地面积要大一些,建造成本也要高不少,当时没钱啊!”

  “老师,那咱们要是能拿下一个试点项目的设计任务,岂不是也可以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老师年纪大了,总喜欢回顾过去的光辉,学生则还年轻,更关注当下。

  他马上就想到了老师的老师当年在参加了曹杨新村的设计之后,获得的种种好处,这个项目为他老师的老师积累了深厚的资历,成了国内建筑界一座山头;现在类似的机会摆在面前,要是我能复制老师的老师当年的成功,那么,若干年后,我岂不是也能成为山头?

  “部里安排了天津、济南和无锡三座城市作为试点也是有讲究的,这三个地方分别属于北方、南方和南北过渡区,气候特点各不相同,要是都能获得成功,那么这些经验就能迅速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

  “咱们单位在江南地区,对北方和南北过渡区的气候特点、居住习惯不太熟悉,所以还是尽量争取无锡的试点吧!”呵呵,我老师当年参加了曹杨新村的设计,我要是再参加这次的试点建设,师徒两代人同时参与住宅试点工作,这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啊。

  老师还真动心了,他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了,精力也有所不济,但这样的大项目,无论如何还是要参与下的。

  “小楼,咱们要不要也试一试?”李庆熙也知道当年曹杨新村、百万庄小区在建筑界引起的反响,故而也萌生了参与的想法。

  对于此次试点的意义,林楼比李庆熙更清楚,这三个试点最终确定的项目为天津川府新村、无锡沁园新村和济南燕子山新村。

  这三个试点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日后有人总结房地产四十年四十个标志性的第一次,天津川府新村、无锡沁园新村和济南燕子山新村便以第一个城市住宅小区试点名列其中。

  这三个小区的建设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