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 银碗胡同_庶长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说梅宜轩和薛八斤,二人离开了棋盘街之后,迅速按着地址来到了银碗胡同。

  不得不说京都的胡同真的是五花八门,叫什么的都有,而且奇里拐弯的若是不熟悉非迷路不可。

  就算薛八斤提前熟悉了京都的环境,但二人还是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了银碗胡同。到了银碗胡同时,二人早已经饥肠辘辘,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还好,胡同口有一家老陕西的羊肉泡馍,梅宜轩每人要了一碗,又要了几个烧饼,二人大快朵颐,吃的是大汗淋漓,感觉却非常痛快。

  二人吃完后,薛八斤给赵二里留下了联系的暗号,二人这才往胡同里走去。

  临走之前,梅宜轩机警的看了看四周,见胡同口两侧都是出摊的、卖各种杂耍的、各种小吃的,就连胡同口出出进进的也都是最平常的普通人打扮,这才和薛八斤向胡同里走去。

  银碗胡同是一条南北胡同,根据那位掌柜提供的线索,那位手艺精巧的工匠师傅就住在银碗胡同里。

  二人没走多远,就看见前面出现了一座拱形洞门,上面的梯形门楼长满了杂草,在青瓦灰墙上点缀着一抹绿色。洞门的左侧是一户人家,外墙抹得石灰已经掉落了不少,上面的灰瓦檐倒还齐整。后面两个窗户上各自支撑着一扇挡板,估计是怕夏季雨水的侵袭。

  他们从窗下走过时,清晰地听见里面的咳嗽声、轻轻地低语声以及孩子的笑闹声。

  在门洞的右侧,青砖墙在中间已经塌了少半边,但上面还支撑着,只露出了一个长方形的缺口,外面好像没有人家,显得很是萧条、冷寂。走过的人似是已经习惯了,脚步匆匆,没有人理会这塌了的半个缺口。

  走过拱形门洞,前面是弯曲、狭窄的胡同,胡同里间或有里面人家院墙里伸出的繁茂的枝条,在午后的阳光照射下仍然绿意盎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梅宜轩没工夫欣赏古代京都的风俗民情,她们一边走一边问,终于问清了那位师傅的确切地址。那位掌柜的只说师傅住在银碗胡同,具体住哪里他也不知道。

  在胡同的尽头,梅宜轩终于看到了手艺师傅的家,胡同西侧的一座宅院。这位师傅叫姚福生,也不知在没在家。

  这是一个小型的四合院,梅宜轩虽然没进去,也知道四合院的基本格局。

  四合院建筑里的“四”,是指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

  姚福生家门口,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像一把伞伫立在门口的左侧,洒下一片斑驳的树荫。树荫下一条长条石凳擦得干干净净,院门口也打扫的很干净,一看就是有人经常坐在这里。

  一字形门楼上覆盖着层层灰瓦,一字墙中间的瓦片掉了不少,一人多高的院墙上的墙帽生长着蓬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