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3章 李然的仁道_我在春秋不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乃恒古之理啊!”

  李然双眉紧锁,这回轮到他疑惑不解了。

  他很肯定的是,楚王必然知道此举之弊,可他兀自独断专行,这显然不是楚王的风格。

  起码,不是从前的那个楚王熊围的风格。

  “先生所言,为寡人计,为楚国计,寡人岂能不知?”

  “然则,君之言乃金石也,寡人又岂能对臣下言而无信?倘若寡人今日朝令夕改,明日众卿还能服从于寡人么?”

  “况且,如今正值我楚振兴之时,赖国不战而降,中原诸国必然大为震惊。而寡人迁徙赖人,也正可给这些诸国一个警告,顺我楚国者昌,逆我楚国者亡!”

  原来楚王此举,除了他想要彰显自己的功绩之外,竟还有这么一层意思在里面。

  用强硬的手段使别国的臣民屈服,同时给中原诸国一个下马威。

  换句话说,他楚王虽是没有屠城,也给了赖国的子民一条活路。但是,对于一个战败国而言,显然楚王也并不打算给予他们起码的尊重。

  而赖国,也终将成为他楚王拿来耀武扬威的对象。

  “大王当真是如此作想的?”

  李然闻声,想了想,继续问道。

  楚王毫不犹豫的又点了点头。

  “寡人深知,寡人这一世,我楚国若不能尽其全功,恐怕……恐怕日后也将不再有此等时机了!所以,寡人不能等,楚国不能等!寡人的祖先如今都在注视着寡人,寡人又岂能畏尾不前?”

  没错,时不我待,这回答的确很楚王。

  饶是李然听到这里,也不由微微一怔。

  不过转头一想,他又一时感到沮丧。

  “臣在楚国如此之久,为大王所献之策也不可谓不多,却没曾想,大王仍是一如既往的这般急功近利。”

  “大王如此,日后只会害了楚国,大王如何就不明白呢?!”

  李然一直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言行举止,来劝谏楚王要懂得克制与忍耐。

  可惜,时至今日,楚王最终所表现出来的急躁,仍如当年的王子围一般无二。非但如此,如今的楚王熊围,相比以前,竟还少了一份“从谏如流”的好习惯。

  “先生不必再劝,也不必再讲此间的道理与寡人听。”

  “寡人如今求的只是我楚国之鼎盛,至于后世如何,只待后世子孙去评说吧!届时寡人也早已深埋地宫之内,又何来的烦恼?”

  “今日既是打球,便还请先生能将旁事暂且放置一边,寡人可不想为此而坏了雅兴呐。”

  楚王口中虽是郑重如是的说着,但其眼中却又隐隐的透出一股难以割舍的惜才之意。

  他的潜台词,近乎是一种恳求。

  “恕臣实不敢苟同大王之言。”

  “臣自出世,非功以求,非名以往,臣乃观如今这天下之乱,黎民受苦,百姓涂炭,臣心中实在不忍。”

  “臣之所为,不为他人,但求民之所安,天下太平。”

  “然今日听大王之言,与臣之所求相去甚远,楚国之道非臣之道也!……既如此,臣愿请辞,还望大王成全!”

  李然言罢,行过一个稽首大礼后,便不再多言,起来转身便走。

  他的背影在斜阳下被拉得老长,天边的寒鸦与云朵各自一边。

  而楚王,也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李然离开了这里,徒留下了尚未完成的这最后悬而未决的一洞。

  楚王也并没有出言挽留,他只是极为平淡的望着李然的背影,像是目送一位故友,又像是在秋风中告别夏日的炎热,那种矛盾的心情一下子在他的心中升腾。

  他最终选择了沉默。

  转过头,仍是大好河山的秋景波澜。

  这天底下,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征服。现在的他,还没有到伤春悲秋的时候,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先祖的辉煌,但同时他也希望这样的楚国能够成为天下真正的共主。

  他要开创楚国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此来证明他这一代楚王,乃是丝毫不逊色前面任何一代,即便他所接手的,是这么一个不堪的烂摊子。

  这便是他一生的理想。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