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第 21 章_[群穿宋朝]苍穹之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从那些城市里得到,没有建立日用品工厂的必要——建了也卖不出去,是真的浪费钱。

  现在不一样,虽然他们好不容易搭建出来的太阳能和风能场全都被变没了,可相对应的,这些物品的需求量扩大,真的建小工业区还可以往其他城市兜售——他清楚扬州城和其他城市的购买力。

  “当务之急,是你带着人,算清楚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建立一个兑换的关系。”

  印钞技术还需要想办法解决,未来的江银不太可能使用宋国的铜币——

  随便来个小工厂都可以批量生产,真用铜币会经济崩盘的好吧。

  由于银行被保护的很好,国库里也存了一定量的纸币,暂时还够用。

  “我知道了,”骆忒缓缓起身道:“那金条随便你批,我这边就不用走程序了。”

  现在没有上级监管,很多事都方便了许多。

  “好。”柳恣深吸一口气,唤来了蔡余萧:“你们两个坐近些,我们来把核心问题解决掉。”

  厉栾还在继续画城市分区构造图,旁边几个部下也趴在桌子上拿着纸笔忙个不停。

  她今天依旧妆容精致,只淡淡道:“防御工事都做好了?”

  “那个我插不上嘴。”柳恣老实道:“钱凡说的好多我都没听懂。”

  在场的几人都噗的笑了出来。

  “我这边去考察过了。”蔡余萧撑着下巴看着他道:“这边算精耕细作,流程基本都全了。”

  选种、播种、除草、灭虫、施肥等等。

  农具虽然简朴,但也基本上功能齐全,只是效率和产量低了些。

  “因为现在是一千年前,科学的选种育种、品种提升技术都比较弱,”蔡余萧把部下做的分析表推了过来,认真道:“正因如此,一亩地的年产量大概是五百斤左右。”

  “单季?”

  “嗯,他们没有双季稻。”

  一个人的粮食消耗,按照现代的饭量来说,大概是九十公斤左右。

  那么现在的一亩地,至少可以养活两个人。

  “如果集中收购,培训农民呢?”

  “重点不是技术的培训,而是品种的改良,”蔡余萧笑道:“我们的水稻不仅产量大,还耐旱涝、抗虫害,单是种我们的稻谷,用他们的技术粗放种植,年产量也可以升到至少八百斤。”

  “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把江银和扬州的农民一起拉去培训?”柳恣不确定道。

  “不一定是农民,”蔡余萧示意孙赐递来人口分析表,给他看上面的数字。

  扬州城现在的固定人口数,大概在五万居民左右。

  听说种种新政之后,顽固和试图反抗的已经跑了大半,剩下的都是感觉到了种种好处,想留在这里混口饭吃的。

  “柳镇,你看这军队里头,本来是八万人,现在跑了三万,还剩下五万左右。”

  能够通过体质、年龄等种种限制的,恐怕只有一两万人。

  “而剩下的人,都可以拉去集中管理,培养成新的农民。”

  江银镇本身的人口组成里,农民并不多,附近的农田也并不多。

  自从十几年前开始产业转型之后,在其他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开始陆续回来,转型成了新时代的技术工人。

  而农产品几乎都是附近城市的规模化生产商品,大多是冷链送过来的。

  现在突然回到了古代,整个城镇里会种田的人也并不多,需要农经部这边进行集中的培养。

  考虑到储备粮食的需要,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各环节人员补充,光是把那些失业的工人拉来可不够。

  ——毕竟当初在招募士兵的时候,本城市的大部分壮年男人都被钱凡给捋走了。

  等边境情况稳定下来,通过了异族入侵的压力测试以后,钱凡才会放人,陆续的让那些技师工程师回来帮忙,转而吸收那些扬州本土的士兵,进行改造和教育。

  两人正在讨论着具体的详情,厉栾那边忽然闷闷的开了口。

  “柳镇。”

  “你有没有想过,医疗和瘟疫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