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章 既有糠,为何要五谷?_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章既有糠,为何要五谷?

  雪絮飞舞,玉林观外银装素裹,而这四方殿内,白虎之神的座下,天子刘宏与荀彧的对话,却是渐入佳境。

  “顿丘县施粥、赈灾之法所以能照搬玉林观,是因为顿丘令是曹孟德。”

  荀彧细细的解释道:“曹孟德两敲登闻鼓,为宦门所厌弃,又因为出身,无法站队士人!他做事没有背景,仅凭本心罢了!”

  “故而,他会按照柳观主的方法做,掺入沙子,筛选真的灾民、流民,可其它地方官呢?多少是豪门望族的门生故里?多少背后又牵扯着各种各样的势力?谁不想要趁这赈灾捞上一笔呢?”

  “便是为此,纵然朝廷颁布政令,要各地赈灾时,掺入沙子,可结果必定是得其反!这些官吏要么会充耳不闻,要么会大肆宣讲,逼得灾民、流民的怨声更加沸腾,从而迫使朝廷变回原来的赈灾方法,而这些所谓的‘灾民、流民’本身也不是真正的灾民、流民!”

  呼…

  听到这儿,刘宏口中轻吟道——“核心原来是筛选灾民”…

  而眼前这位书生的言论不可谓不精辟…

  说到底,政令是死的,可人是活的,一旦宣讲政令的人没有选对,那结果定然是是得其反,会出大乱子!

  羽儿这方法虽好,朝廷上却真的不能照搬!

  更不能比葫芦画瓢,照猫画虎!

  这位名唤“荀彧”的书生,对羽儿方略的解读很精准,很精辟!

  是个人才!

  “荀公子,那依你之见?朝廷若要解决这赈灾之事,当如何呢?”

  刘宏继续发问…

  他对荀彧的称呼已经改为了“荀公子”,现在的他更是十分好奇,这位荀公子会对“羽儿”的这“施粥”的方略,如何“借鉴化用”呢?

  “刘公子如此关心国事,怕不是寻常的商贾吧?”荀彧眼力过人,从对方的谈吐中,就察觉出一些什么。

  刘宏微微一愣,蹇硕正想开口…

  刘宏当即拦住,不假思索的开口道:“也没什么需要隐瞒的,我乃汉明帝玄孙,陈敬王曾孙,陈顷王之孙,陈孝王之子,当今陈国第六代国君刘宠!”

  此言一出…

  荀彧连忙拱手。“拜见陈王!”

  他一早就感觉眼前的这位“刘公子”气度不凡,料想不是寻常角色。

  竟没曾想却是皇亲国戚。

  当然…

  荀彧哪里知道,刘宠不过是刘宏随口“照搬”的名字,微服私访中…怎么能透露自己的天子身份呢?而这陈王刘宠素来与刘宏关系密切。

  早在两人都是“君侯”时,就时有联系…

  故而,刘宠的身世,刘宏是张口就来。

  提到这里,就不得不多提及一句,大汉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郡中有国,而‘小国’的地位就类似于郡中的一个县,“大国”则是类似于一个郡。

  只是,因为推恩令的推行,如今大汉的郡国并行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