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1章 质的突破!_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的科研成果。安安静静的做科研,不是更好嘛?”

  徐佑能有这种淡然的心态,乔森觉得非常的难能可贵。

  做了几十年科研,乔森深知科研的不易。

  大部分的时间,都需要埋头在实验室里,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只有科研成果真正发表的那一刻,苦闷的心情才会得到释放。

  而像这种保密的项目,取得的成果只有内部成员知道。

  相比那些可以公开发表的成果,无疑少了很多的赞誉。

  也只有那些真正热爱科研,真正心系国家的科研工作者,才能甘愿做出这样的选择。

  ……

  在用简单的文字,发布了常压下超导临界温度为150K的材料制备成功的消息后。

  之后的那些有关高温超导材料科研成果的消息,并没有继续公布。

  徐佑并不清楚,这其中的具体原因。

  或许,这可能是在试探什么。

  关于这件事情,国内和国际上都在进行着讨论。

  “奇怪,距离超导临界温度为150K的超导材料被制备出来的消息公布之后,后续怎么一点儿其他消息也没有了啊?”

  “不知道啊,而且什么具体信息也没有公布,相关科研团队都有哪些成员,这种材料的分子式又是什么,全都没有公布啊。”

  “不会是在消息发布之后,发现这种材料有什么问题了吧?那条新闻是不是已经删除了?”

  “没有删除,还可以查到。确实有点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相比国内的讨论,国外的讨论中,则是以质疑为主。

  “华夏发出那个消息,可能只是想强调,他们的高温超导机理是正确的。可惜没有足够的论据,连这种材料是什么都没有说,什么也证明不了。这么看来,整个理论,应该是有问题的啊!”

  “没错,他们可能只是想让这个理论,去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吧。但仅仅是一个无人能看懂,无人能验证的理论,又怎么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呢。”

  “华夏的学者,如果不来米国做科研,不加入到米国国籍,是永远拿不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菲尔兹奖的。他们的科研环境很糟,那种环境下,不可能诞生世界顶级科学家的。”

  对于这些外网中的议论,一些华夏的网友也通过飞檐走壁的方式,加入到了讨论中来。

  有的华夏网友,说华夏的科研环境并没有那么差,和米国正在不断缩小着差距。

  也有的华夏网友,不得不承认一些他们的观点。

  当然,其中互喷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

  而在徐佑发布了高温超导机理的论文之后。

  某些国外的科研人员,也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

  他们想要弄明白徐佑的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遗憾的是,因为徐佑的这个理论太过晦涩,很多科研人员都以失败告终。

  也有极少数的几个科研人员,从某些方面,验证了徐佑这个理论中的一些内容。

  但整个世界学术圈,对徐佑的这套理论仍持保留意见。

  而这个时候,今年的各项诺贝尔奖候选,已经进入了提名阶段。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上,徐佑提出的高温超导机理,顺利进入了推荐名单。

  经过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后,每项诺贝尔奖,最多可以颁发给3个候选人。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