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一章 变局_一品布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逃亡了多少人。

  加到一起的庄人和士卒家眷,至少有数千,这一时都跟着陈盛的后勤营,入城选一户好的家院。

  当然,有人在住,便不可侵扰。

  姜采薇带着李大碗,在几个护卫的看顾下,急急抬着头,搜寻着徐牧的人影。

  当看见徐牧走入城门,李大碗这个憨姑娘,没由来地站在原地,“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二夫人,先前不是讲了吗,主公没事情……”有护卫在旁开口。

  “我怕你们骗我,我要亲眼看着他!”

  在一旁的姜采薇,安抚了李大碗一番,又急忙抬起手,拭去了眼角的泪花。

  “牧哥儿,她们肯定哭了,你瞧着大碗夫人,妆儿都花了。”刚走近,司虎咧嘴大笑。

  徐牧也有些发涩,伸了手,把姜采薇抱入了怀里。

  没等招呼,在旁的李大碗,直接扑了过来。

  “李大碗,你先搓把鼻涕,粘我袍子了。”

  “我不管,我抱着你。”

  徐牧笑了笑,索性也不矫情,将李大碗也抱进了怀。

  只抱了没多久,徐牧抬起头,面色微微错愕。

  老瘸腿打头,在后跟着陈打铁和老秀才。说实话,徐牧没有想到,这三个老宝会亲自过来迎接。

  “三位前辈,徐牧不胜感激。”

  “喊爹!”三个老头异口同声。

  ……

  从白鹭郡往西南而去,约莫三百里,便是峪关。

  伴随着巍峨险峻的山势,峪关地处峡谷,作为入蜀中的天险关隘,向来有雄关之称。

  昔年,纪朝高祖刚入蜀之时,便以三千精兵,凭借着巍峨峪关,挡住了七万敌军。

  可见,这天险之称,并非是泛泛虚名。

  峪关之后,便是蜀中。

  蜀州十三郡,分为蜀中和蜀外。蜀外便是临江一带的大小城镇,共二郡。

  蜀中为天府良地,分九郡,土地肥沃,物产丰裕,在其中,更有六个马场,以产出西南鬃马闻名。

  另外,蜀中山势萦绕,有数不清的山林蛮族,蛰伏在深山之中。随着王朝威信扫地,蛮人已经却了岁贡。近些时间,闹腾得越来越凶。开始出山掳掠物资,一着不慎,便会有偏僻些的村子,被整个屠掉。

  蜀中三王,对于这些山林蛮族,实则各有对应之策。或拉拢,或分化,或送了大批军饷,收为蛮兵营。

  喀嚓。

  蜀地的林道边,一个眉头紧皱的贩马汉,将面前最后一个蛮人捅死,抽出剑来,割下一角兽袍拭了好几下。

  “哪个部落?”

  “王,应当不是南部的蛮人。”

  领头的贩马汉冷笑了声,一下子翻身上马。跟随他的近百名汉子,也齐齐翻身上马。

  在最后头,还用绳套连在一起,赶着至少三百的西南马。

  贩马汉抬着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峪关,心底涌起一股难言的失落。

  “去蜀外襄江!”

  寻了小路,近百的贩马汉们,小心地往前行马而去。

  为了不困死在蜀南,早早便派了摸路的好汉,开辟出一条隐匿的小路,即便只能通行百人,但也算绕过了巍峨峪关。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但不管何样的路,终归会有先行者。

  骑在马上,领头的贩马汉,目光一下子微微凝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