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三五章 合格继承人是什么样的_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知道李二所表现出来的是以孝治国,但却要表现出自己的狠辣,这对李泰来说是一种不识时务的表现,也是没有自知知明的表现。

  而对于一个帝国的皇帝来说,一旦没有自知知明,那么这个帝国就危险了。

  杨广不顾国内的实际情况,三征高句丽,最后导致整个中原地区烽烟四起,民不聊生。追根究底隋朝的统治被推翻,还不是因为杨广没有自知知明,心高气傲。

  杨广不够聪明么?杨广没有远大的志向么?杨广不够狠么?这些条件杨广都具备。

  但是,杨广为什么会落的身死国灭的下场?还不是因为他没有自知知明,不顾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最后搞的民怨四起,推翻了大隋朝统治。

  李二不想自己的继承人也这样,一个没有自知知明,只生活在自己理想中的皇帝,只会成为大唐的灾难,而不会带领大唐走向光明。

  所以李二并不介意李承乾会谋反,如果李承乾真的造反成功了,李二在理智上或许会欣然接受,但感情上能不能接受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可同样,如果李承乾造反失败了,那么他就必须承担后果,作为他没有自知知明,敢于向强权挑战的惩罚,而这个惩罚的代价就是永远的失去皇位,甚至死亡。

  所以‘心狠手辣,有自知知明’这九个字看着似乎简单,可实际上包含了很多东西,就算是李二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作到后面那五个字。

  不过这并不耽误他想要把李承乾培养成一个这样的人,所以他并不阻止李承乾的一些小动作,甚至有意无意的还在纵容。

  李二想要看看,无尽权力的诱惑下,李承乾是否能够承受的住,是否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克扣李承乾的钱财,这是李二对有了一定实力的李承乾发出一个挑衅,同样也是一个试探,想看看他会不会因为一些钱财发动反叛。

  结果李二失望的发现,李承乾捞钱的本事好像大的出奇,百把十万贯的钱财在他眼中并不算什么大问题,就像一个身价万贯的财主丢了几个铜板一样,牢骚几句也就算了,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李二失望之余有些欣慰,至少儿子将来不会因为钱而迷失,想来横征暴敛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和他无缘了。

  接着李二将李承乾手中的权利逐渐收回,用这个来试探李承乾对权利的欲望是否强烈。

  结果李二再一次失望,因为很快他就发现,其实太子的身份就是最大的权利。至于上不上朝,是否‘宜令听讼’,好像都是面子上的一些事情,对于有着太子身份的李承乾来说并不显得那么重要。

  拿走了这些原本给他的权利,似乎反道让这家伙更轻松了些。

  帝王心术,岂是王珪那个老头儿所想那么简单的,真要说宠溺,李二只有对长乐的宠溺才是真的,其他的一切都只是表相而已。

  屁股决定脑袋,没有当过皇帝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一个帝王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就像李二如果不说,永远也不会有人猜到,他的完美太子养成计划到底是怎么样的,而他又在九成宫给李承乾布下了什么样的一个圈套。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