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2章 诗压真龙_儒道至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尤其从进士开始到大儒,战诗词极多,但传世诗词少。

  战诗词中,有一些写偏了。

  第四件文宝是龙形笔架,封入的《未央宫颂》就是写偏的战诗词。

  抛开防护能力不谈,此篇古体诗语句优美,但问题在于,这篇古体诗的辞藻太过华丽,掩盖了防护战诗词本身的实用性。此首翰林防护战诗会化为一座华丽的宫殿,这座宫殿的防护能力极差。勉强能阻挡一两次举人的攻击,在进士面前不堪一击。

  翰林本来不可能在临死前把毕生的力量换成这种华而不实的战诗词,上缴国家不要,后代留之无用。卖也卖不出去,但除非有人提前订做,许给这位翰林大好处。

  方运虽然不知道此文宝的来历,但一看这笔架风格和暴殄天物的作风,就知道一定是龙族哪位龙子想要这么一件华而不实的文宝,所以用大好处与一位翰林交易。

  龙族没少做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方运把半峰笔与颂龟镇纸摆在桌子上。做好随时使用的准备,翰林文宝封入的战诗词威力并不减弱,但缺点是使用一次后至少要过很久才能再次使用,而且消耗的才气是正常战诗词的两倍,优点是可以立即使用。

  普通进士战诗词的威力很难达到翰林文宝的程度。

  天堑砚虽然是翰林文宝,但方运有在重阳文会上赢来的龙脑墨砚,效果远远超过翰林文宝墨砚,哪怕是大学士文宝墨砚在一些方面都不如此方龙脑墨砚。

  方运做好所有准备,慢慢深呼吸,提起半峰笔,脑海中浮现思索了几个月的孕剑诗,也称养剑诗。

  孕剑诗重在一个“孕”字,要让自己的诗包裹龙骨,来融合才气和文胆之力,最后孕育出唇枪舌剑。

  唇枪舌剑是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力量,所以有着各种神异之处。

  方运因为在凌烟阁的墨剑亭中书写成三座丰碑,字墨成剑,唇枪舌剑一出,必然有一把墨剑如影随形,威力等同所在文位的战诗词,非同小可。

  孕剑诗的选择,方运慎之又慎,华夏古国中与剑相关的诗词太多太多,可大都是从侧面来写,而有铸剑、孕剑之意的诗词并不多。

  方运想了许久,发现了一篇有孕剑之意且不同寻常的诗,应该称之为联句。

  所谓联句,是古诗创作的一种方式,不是由一人书写,而是由多人各出一句或几句,组成一首诗。

  揣摩多日,方运终于决定,用这首在历史上小有名气的《剑联句》作为孕剑诗,而这首诗的前两个作者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哪怕名声最小的第三人,也因为一篇古文而名传千年。

  此诗的前两个作者分别是范仲淹与欧阳修,而第三人为滕子京。

  方运提笔在圣页上书写。

  “圣人作神兵,以定天下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