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63章 文院门外_儒道至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的路。

  那些被方运点名赶出的人,错过了唯一一次进入教化圣地的机会。

  文院外的官员,都小有天赋,他们毕生会停留在进士或翰林阶段,晋升大学士的可能微乎其微,可若能亲自聆听方运讲学,亲身体验小杏坛形成过程,晋升大学士的机会至少增加五成!

  大学士,那是能影响一州的大人物,是能直接与国君对话的人族高层,即便在读书人满地走的孔城都是高人一等的身份。

  这些人,有通往大学士的路不走,却选择了一条更差的道路。

  这些官员在刚出来的时候,并不在意,甚至有人说方运犯下错误,还有进士反讽说自己不配进入文院听讲,但现在,反讽成了现实。

  其余的读书人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文院门口的那些官员,这些人,原本可以在小杏坛中听讲,原本有幸吃下小圣杏,原本能晋升大学士,可现在却只能站在门口后悔。

  只能被众人心中暗暗嘲笑。

  咔嚓……

  就见一个从六品的进士官员头颅中传来一声文胆开裂的声音,清脆悠扬,传遍全城。

  “我不甘心啊……噗……”

  这位五十余岁的进士猛地吐出一口血,仰天倒地,重重摔下,昏迷不醒。

  附近的官员都认识这位老进士,踏在庆国占据象州时尽心尽力,当象州归景国后,从未反抗,也不算庆官,从未违背方运的政令,但一直对方运和景国保持一定距离,态度比以前消极,属于景国拉拢的对象,也是庆国收买的对象。

  但是,这位进士和其祖辈一直是景国人。

  有人认为他的做法很明智,但也有人认为他既然是景国人还这么做,明显是心向庆国,不过是在学习杂家老祖宗吕不韦的手段,待价而沽,囤积居奇。

  现在众人看到他这个下场,已然明白,这位杂家进士终于意识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再难保持心境,再难稳固自己的圣道之心,所以导致文胆开裂。

  庆国给不了他进入教化圣地的资格,但方运能给。

  本来,他不需要向方运卑躬屈膝,数个时辰前只要在方运面前保持基本的尊敬,只要一心想当一名景国人,不妄想从庆国得到好处,那么,现在他已经在教化圣地之中。

  文院门前数以万计的读书人默默地看着倒在地上的,看着这个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训。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冒出相同的念头。

  一定要紧跟方运,无论何时何地。

  教化圣地之中,几乎所有官员都如同学子一样,认真听讲,一些文位较低的官员,即便听到的是方运的口含天言,听后永远不会忘记,但还是早早就拿出随身的笔墨纸张记录方运讲学的重点,生怕自己忘记。

  也更显内心谦卑与虔诚。

  这些官员越听,圣道之心越发欢欣。

  像董文丛等文位较高的官员,不仅能立刻记住,还会在听讲的间隙整理总结,赫然发现,方运今日所讲,涉及了政事的方方面面,大到治国,小到写文书,简直就是在手把手教人如何做更好的官员。

  对于这些选择在官场的读书人来说,越会做官,则自身文位的成长越快,因为无论是杂家、儒家、法家、兵家还是墨家等各家的众圣经典,从政为官都占据相当大的篇幅。

  即便有些人只把官场当作历练,将来要超脱官场追寻圣道,方运的讲学也有极大的作用。

  见微知著,触类旁通,是每个读书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

  .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