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3章 方运赠诗_儒道至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数人觉得语句平平,但少数精通诗词之人,或是聚精会神,或是轻轻点头,这两句的确直白流畅,乍一看无精妙语句,只是有不错的气势,语意也很浅显,无非是太阳靠着山慢慢下落,汹涌的黄河连绵不断流向海洋。

  但是,这区区十个字,几乎完整囊括了黄河地区夕阳降落的景象。

  这一景,得于一人,却远迈万里;取自一时,但绵延百世。

  在场的诗词名家无不暗叹,仅凭这两点,就已近达府,直迫鸣州境界。

  他们更加认真,仔细聆听后面的语句。

  但是,荀天凌目光一动,心道这十字一出,势尽景穷,若是再强写景,怕是后继无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言一出,在场的诗词名家面色神色为之一变,鹿门侯、苟葆与荀天凌尽皆为之动容。

  荀天凌喜道:“数言之内有大势,咫尺之中论万里,妙!景入理势,理增万里景,更妙!”

  听到荀天凌的称赞,众多人恍然大悟,这才看透这首诗前两句的精妙之处,在于其意,不在其字。

  一位老进士随后道:“诸位,观两句与观全诗四句,大为不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诗人在原本楼层所望,但接下来,诗人又要上一层楼,一目增千里,那又是何等辽阔的景象?”

  在场的读书人顿时被老进士的话吸引,忍不住联想,若是能更上一层楼,那会看到什么?

  许多人心中痒痒,如百爪挠心,恨不得方运用诗词描绘出来,可是,他们又很清楚,这首诗完结了。

  “如佳画留白,便是此诗的又一妙处。”

  “此诗,有分割时空之异象,前两句为景,后两句却让人仿佛穿越时光,远见更高处的伟岸美景。”

  “此诗还有一妙,那便是四句两对仗!‘白日依山尽’对‘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对‘更上一层楼’,十分工整。”

  “这首诗堪称五绝范本,韵律极佳,读之朗朗上口。”

  “可惜是奇诗文会,若是其他任何文会,作出这首诗,魁首已定!”

  “不出意外,这首诗必然会登临翰林文榜的榜首!”

  “这岂不是说,下个月的《圣道》之上,将会刊登珠江侯的多首诗词?”

  “妙!妙!妙!”

  文会现场热火朝天,广洲知府想要阻止,但想了想,最终只能闭嘴。

  方运微笑着看向青年解元,问:“你可读懂此诗?”

  那年轻解元再次作揖,恭恭敬敬道:“学生大概只能读懂一二。”

  “但说无妨。”

  “您这是在告诫学生,我们不应被眼前的一切所蒙蔽,无论何等美丽,何等壮观,但都只是一时风光,只有踏踏实实修习,更上一层楼,才能看到更辽阔的美景。同理,若眼前景致不佳,也不必气馁,继续修习,更上一层楼,必然能看到更壮阔的世界。”

  方运露出些许诧异之色,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之意,道:“好,你能以正见反,没有辜负本侯赠诗。”

  在场的许多举人秀才纷纷点头,许多人原本对这位新解元并非特别服气,可现在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举一反三,的确有解元之才。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